本版导读
把工会工作融入社会管理
——陕西航空工业工会探索提升职工幸福感工作思路
“全国200多家航空企业,按专业划分为24个板块,我省涉足了其中7块,可以说国家航空工业1/4的人马和力量在陕西。陕西航空工业工会下属39家企业,全部成立工会,3000多万航空职工让我们拥有更多的群众基础。职工生活有困难,过年过节米、面、油这些帮扶问题都解决了,但我们的工会工作不能停留在这个层面上。”陕西航空工业工会副主席刘勇介绍,“如何提升系统内职工生活的幸福感?”是他和所有航空工业工会干部最关心的问题。
近日,航空系统各单位有经验、有资历的工会干部聚集到一起,围绕在“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中,如何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这一新课题展开了研讨学习,力争拓宽工会工作领域,夯实工会工作基础。
“职工是主要的社会群体,与社会管理脱不开联系。反映职工的意见与需求,发挥工会服务职工的职能,做好工会工作,为党政分忧,实实在在促进企业发展、社区管理就是工会参与社会管理的一部分。”西安航空制动科技有限公司工会副主席栗潮民的看法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中航工业自控所在系统内最早提出服务型工会的概念,副主席孙强认为:“人与人的关系,具体到企业就是劳动关系。作为企业,要对社会管理做出贡献首先要处理好劳动关系,使职工能广泛参与民主管理,引导教育职工以正面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以理性客观的心态看待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差异和不均衡,培育宽容平和、互助友爱、诚信共赢的社会心理。”
近几年,航空系统实行薪酬改革,工资年增长15%的目标让不少人羡慕不已,但这并不是终点。深入职工,了解职工,倾听职工,及时向党委行政反馈职工的合理诉求,把劳动关系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是航空所有工会干部努力的目标。
“劳务派遣和非事业编制人员在试飞院有1000多人。工人按岗位加绩效的标准领取工资,没有住房公积金。过节费、交通费、电话费等福利也因为生产任务不同,各单位发放标准不统一,管理上存在一定的混乱。政策规定,劳务派遣公司没有成立工会,工人可以选择直接加入用工单位工会。可要是这些人员全部参加工会,各种活动、体检经费就要增长30多万。”如何保障劳务派遣人员的工资福利成为试飞院工会副主席陈永强的一大困惑。
“机械化生产让职工上厕所和交流的机会都没有了,成为了资本和机械的奴隶,保障职工权益的难点在于如何将底线性权益转变为增长性权益。”西飞工会办公室主任叶宝东认为。
一天的讨论交流,让大家统一了思想,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工会组织在参与社会管理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把广大职工统一到工会组织中,强化工会服务企业、服务职工的意识,不断推进工会工作创新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着力解决劳务派遣人员的同工同酬问题,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是航空工业工会下半年的工作重点。
本报记者 刘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