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2年01月09日
头版
01

地铁施工一线的人性化管理

元旦前夕,记者走进西安玉祥门外的地铁1号线轨道二标项目部,只见一副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工人们带着安全帽纷纷下隧道工作,问到春节回家否?他们说今年工程紧,过年都不一定能回得去了,“但我们在工地上也能过节,挺好的。”

项目部党工委书记周广斌介绍,该项目去年8月才正式开工,一直持续到2012年年底,要一年多的时间,目前工地建设时间比较短,“但在开工前,我们就把基础设施先盖好了,毕竟工人要在这里工作和生活。”

在项目部的院子里便能看到半个标准的篮球场,球场边上还有羽毛球网,便于随时“变身”成为羽毛球场,在球场的两侧是消费合作社和食堂。消费合作社里商品虽称不上琳琅满目,但简单的生活用品都很齐全,几个工人正在消费合作社买饮料喝,“不用出门,方便。”周广斌说项目部院子就是生活区,这里基础设备齐全,“本来还要盖医院,但这是在城市里,没有必要。”项目部里配备着医药箱和担架等设备,同时和周边的医院建立了合作关系,每年还要对工人进行体检,保障工人的健康权益。

时间临近中午,28岁的高小龙端着碗去食堂吃中饭,问起他的业余生活,他说最近在忙着练篮球,每天下班了就去。项目部有300多名派遣工,有100个住在这里。高小龙吃完饭后我们一起来到他的宿舍,里面配备着空调和电视。“我不爱在宿舍待,过阵子有球赛呢。”他说。

由于项目的特殊性,工人实行的是三班倒,白天黑夜工程都要继续。周广斌说工地推行的是“项目文化”,跟着项目走,为工人提供必要的设施,达到“铸魂、塑形、育人”的目的。在项目部里设有“窦铁成业校”,里面有电视、投影仪等设备,为工人们补充业务、理论知识。在这里岗前培训非常详细严格,每个工人上岗前都要参与。业余活动也非常多样,每逢节假日就有,“对派遣工也是一样,和我们同吃同住,一起做活动。”周广斌说。项目部在节假日由团工委牵头组织篮球赛、羽毛球赛等文体活动,得到工人们广泛参与。

当前在很多工地上,工人们的业余生活是非常匮乏的。在哪儿可以看到这样一副景象:工人们居住条件非常简陋,饮食也都是简单解决,下班后年纪长的吃完饭转一转然后早早睡觉,年纪轻的纷纷都跑去网吧休闲。在西安无数的建筑工地中,这些农民工日复一日地继续着单调简单的生活,身为派遣工的他们,仅仅是完成工作,很难对工地产生归属感。

“想工人所想很重要,”周广斌认为以上现象都是有原因的,“还是工地的问题,服务不完善,环境不好,工人们心情就不好,工程也不好好去做了。”

本报记者 李国栋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