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2年01月17日
煤业化工专刊-安全 一线
07

“粮草官”的管理经

在蒲白矸石电厂提起制煤班,大家就感觉这里只有三个字“苦、脏、累”。可当你走进这个和煤打交道的地方,才能感觉到身在其中的制煤工在监控、巡检、捅煤等数道工序各负其责,行云流水的作业程序并不让他们讨厌这个黑家伙,机器的轰鸣声在他们耳里成了“交响乐”。

很难想象,一个电厂首端环节,一个班,400余吨的制煤量,4个人一班的制煤班就像一个精准编排的程序,忙而不乱,吞吐着一年近30万吨的制煤任务。

20年前,他第一次到制煤车间,飞扬的煤尘、刺耳的轰鸣声让熬到下班的他顿时陷入迷茫。

20年后,他的制煤班创造了一天550吨的制煤记录,无人打破。

他就是矸石电厂的制煤班长张进忠。谈起他的班组,不善言谈的他立刻变成了滔滔不绝……

矸石电厂制煤班是发电的第一道工序,是将原煤变成锅炉“口粮”的第一个重要环节,看似简单的活担负的责任可不小,“别小看这个活,把他做好不容易!”张进忠至今仍记着师傅在他刚进制煤班皱起眉头时语重心长的话语。

“要想成为赢家,先要成为行家。”张进忠信奉这样的人生信条。他每天提前到岗,沿400米皮带走廊巡检路线查看一遍,发现诸如接头开胶、螺丝松动等问题,都会一一记录,及时消缺设备运行后,他会沿巡检路线进行第二次查看,对设备的运行状态作一个全面了解,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

制煤破碎机、螺旋筛运行时发出的轰鸣声,异常刺耳,谁听到这个动静都头疼,张进忠却通过长久的细心琢磨,练就“听声辩器”的绝活,看似枯燥的电流表在进忠眼里可是设备运行的“晴雨表”,通过电流表的变化,准确判断出破碎机、振动筛运行情况。

一次正在巡检的他听到破碎机的轴承声音异常,电流表比平时稍高,他立刻将设备停止运行,通过电工检查处理避免了一次烧毁电机的事故。时间久了,一般的机械故障他随手就解决了,保证了生产线的良好运行,节约了时间,降低了损失。

要保证生产线的良性运作,一个人的能力是无法实现的。对此,张进忠把班组建设挂在心上。针对每个人的特点,安排在合适的岗位上。大李师傅身体壮就安排在机尾遇到堵煤时捅煤,赵师傅电工出身心也细就负责设备的巡查……这样的安排可丁可卯,他说这得益于自己养成的一种习惯:从小事做起,从细节抓起。

接班时,交班的职工活没做到位,他不训人,也不埋怨。他觉得职工不容易,工作做不好只能说自己管理还有差距,很多时候,眉头不皱,袖子一挽,笑呵呵的自己动手,弄得职工不好意思,只好耐着性子做完。有时候碰到犟脾气的撂挑子,他就干脆默默地把事情处理利索,隔两三天再找他谈谈心,让职工既有面子,又能没有任何借口的在今后把工作做到位。久而久之,制煤班养成了日事日结,精益求精的好作风。

“班长人不错!”,“班长在,我干活踏实”,“这小子,就是行!”

面对着车间里众人的赞扬,张进忠淡然一笑:“我做得还不够……” (郑秀荣)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