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让外来工、农民工都能当职工代表
——临渭区金水路南段餐饮服务行业职代会工作纪实
47岁的王炎和哥哥一起经营着一家祖传的醪糟店,一年365天早起劳作成了他们一家的习惯。5月10日早上,王炎放下手里的活,换了身干净的衣服,径直走进站南街道朝阳社区三楼会议室。这次参会对他来说,不仅仅是当听众那么简单。
作为渭南市临渭区站南街道,金水路南段餐饮服务行业工会联合会的一名职工代表,今天王炎要和其他50余位代表一起,在第一届职工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通过举手表决的形式选举产生工会联合会委员,审议《金水路南段餐饮服务行业工资集体协商(草案)》和《劳动卫生专项集体合同(草案)》的决议。而就在一年前,别说职工代表,就连王炎对工会的认识,也仅仅停留在“那是扶贫给钱的”。
时间追溯到一年前。地处渭南市中心的金水路美食一条街,集聚了200多家餐饮企业,从业职工近2000人。由于这些餐饮企业大部分是民营或个体经营,劳动关系存在的隐性矛盾不断暴露出来。支付职工工资随意性大、劳动强度大与收入不相对应、个别企业安全卫生状况差等等。店小人少,职工们势单力薄,如何才能有效维权?
渭南市总在充分调研后认为,如果能在产业集群的区域内建立行业性职代会制度,从行业层面把在小企业里难以解决的问题提升到行业一级来解决,职工维权的力量便可由弱变强。为此,渭南市总首先帮助美食街5家经营规模较大、员工较多的餐饮企业组建了工会,发展了35家工会小组,在此基础上成立了美食街餐饮业工会联合会。经过充分协商,按照各企业职工人数多少分配职工代表名额,最终产生50名代表。2011年5月10日,在金水路南段餐饮服务行业首届职代会上,由工会联合会主席与各餐饮企业法人代表签订了《集体合同》。职工们说,行业性职代会就是我们的权益“保护神”。
金水路南段餐饮服务行业职代会闭会期间,他们积极组织餐饮服务行业工会知识培训会,还建立了职工代表巡回检查制度、职工代表例会制度、提案制度和职工代表培训制度,积极督促企业经营者落实好职工合法权益。
尽管金水路美食一条街建立行业性职代会制度不到一年,但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协调劳动关系上已起到明显作用:职工生病住院,企业主主动登门慰问;企业的安全卫生环境得到明显改善;集体合同中规定的职工依法享有的各项社会保障也都逐步得到落实。
本报记者 刘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