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延长退休年龄的前提是公平
近一个月来,不断传出延长退休年龄、推迟养老金领取时间的新闻。国务院通知批转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到,要研究延长退休年龄的问题。种种迹象表明,相关部门延长退休年龄的决心很大,推迟退休年龄已是一种必然趋势。
去年网上一项关于“你支持推迟退休年龄吗”的调查,20万网友参与投票,92%投了反对票。当然也有不同的调查,去年,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和国际劳工组织北京局发布的《退休年龄问题研究报告》显示,对现行职工差别年龄退休政策,有51.1%的被访者认为“不合理”,尽管女工人认为“不合理”的比例最低,但也达到36%。
这个调查和公众的看法看似矛盾,其实内涵一致,大部分劳动者不愿意延迟退休,但对于一些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和成功女性来说,希望延迟退休。这反映出不同阶层、行业的利益诉求差别。对于社会中上层群体来说,不少人本身就不必缴纳或只需缴纳很少的养老保险,或事业发展需要更多时间,工作时间越长,获得收益越大,因此他们自然希望延迟退休。而对于一般的企业职工来说,缴费时间越久,退休年龄越晚,显然就越不划算。
实际上,之所以延长退休年龄的问题每次提出就引发焦虑,一个重要原因是现有的养老保险制度对大部分普通公众来说不公平。从这个角度上说,改革现行养老制度,首先是要解决公平问题。让企业和企业职工的个人负担减轻,逐步改革事业单位、机关单位的养老制度,实现全国基本统一的养老制度,而不是靠牺牲普通人的利益来缓解越来越迫切的养老难题。
作为一项涉及所有人的公共政策,不能没有充分的讨论就出台。相关部门和官员、学者可以发表其意见,但绝非意味着政策走向就一定如此。只有经过了充分的讨论,解决了上文提及的公平等问题之后,才具备谈延长退休年龄的基本条件。(银玉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