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我省实施
国家数控机床科技重大专项成效显著
本报讯 “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是《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的16个重大专项之一,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组织实施。近日,记者从省工信厅获悉,我省将实施数控机床专项工作作为带动全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的重点,全力组织企业和科研院实施,取得显著成效。
近年来,我省秦川机床工具集团、西安交通大学等8家单位共32项课题获得工业和信息化部“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立项,课题总数和中央财政经费投入占全国比例均为8%,位居全国前列,受到了工信部的充分肯定,并被确定为全国第一批委托验收试点省份。
借助专项实施的契机,我省企业、科研单位和高校加快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突破了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领域一批核心和关键技术,研制出一批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高端产品,科技成果转化已经初见成效。如秦川发展研制的高速、精密、大型数控圆柱磨齿机,填补了大规格齿轮加工机床亚洲空白,数控成形砂轮磨齿机加工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汉江机床研制的系列数控螺杆转子磨床填补了国内空白,高速重载精密关键部件解决了机床精密功能部件依赖进口的局面,并形成批量生产能力。宝鸡机床研制的高速数控车床及车削中心,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汉江工具研制的17种高效高性能精密复杂数控刀具,在航空、汽车、船舶以及能源装备等领域广泛应用。此外,西安交大、西安理工大、西工大等高校也相继突破了一批核心技术,多项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或打破了发达国家垄断。
积极组织实施数控机床科技重大专项,不仅帮助我省突破了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领域的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而且有效促进了我省装备制造业重大技术装备研发水平的提高,对提高我省工业自主创新能力将产生重要影响。
本报记者 刘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