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2年09月05日
一线新闻
03

在粗犷冰冷的模具上“弹奏”

——记宝鸡市第七届职工技能竞赛技术状元、长岭电气公司高级钳工文敏

在今年五月份举办的宝鸡市第七届职工技能大赛上,长岭电气公司高级钳工文敏凭借过硬的技能,在众多的选手中脱颖而出,摘取了“技术状元”这顶令人心驰神往的桂冠,展示了长岭新一代技术工人的风采。文敏扎根钳工岗位23个春秋,用青春和汗水,还有那一股不服输的钻劲、韧劲,生动诠释了青工岗位成才的内涵。

1990年,文敏从长岭技工学校毕业后,在长岭钣金模具车间一干就是23个年头。期间,他用粗犷冰冷的钳、锯、锉、锤弹奏出了美妙的交响曲,加工输送出了一批又一批质量上乘、外观精致的模具和加工件,练就了一手过硬的钳工绝活,成为本职岗位上的能工巧匠。

7月一个炎热的下午,笔者走进车间采访文敏。在大型摇臂钻床旁边,文敏身着油污斑斑的蓝色工作服,手扶转柄,目不转睛瞅着高速飞转的钻头,额头上沁出了一层汗水。飞扬的铁屑中,模具工件上出现了排序整齐的一组组大小各异的圆孔,一件模具零件在他手中逐渐成型……

随行的分厂领导介绍说,钳工技巧性极强,基本上是手工操作,要保证精度难度相当大,尤其在修配过程中测量、锉削等交叉进行,工序繁琐,稍有不慎就可能失误,无耐心的人干不好钳工这样的细活。从技校毕业刚进厂时,性格沉稳的文敏,在师傅指导下,他谦虚好学静心苦练锉、锯、錾、铲等钳工基本操作技巧。晚上回家,他还在琢磨白天搞不懂的技术难题。他利用几乎所有闲暇时间,系统学习了《高级钳工工艺学》等专业书籍,不断为自己充电。正是在这样周而复始的坚持与攻关中,文敏凭着扎实的技能,把组件精准度误差控制在0.02毫米的范围内,组件的咬合紧密程度连头发丝都无法穿过,出色完成了多项急难加工任务。

2011年底文敏所在的分厂承担了某重点型号产品的模具制造任务,零件加工精度极高,难度极大。当调度把这项艰巨的任务交给文敏时,他欣然接受,勇挑重担。凭着过硬的技术和日常积累的工作经验,他稳扎稳打,知难而进。认真研究模具零件的加工工序,总结加工特性,发现有些工序可以合并加工,既能节省时间,又能提高工作效率,保质保量提前完成了这项任务。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班组其他工友如数家珍,介绍了文敏在加工冰箱模具和重要工件中开展的技术革新项目——自制工装夹具、大胆应用新的加工技术、优化加工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产品成本,得到了分厂领导和企业技术部门的充分肯定。

“文师傅还热心给我们传授技艺”,身旁一名青工介绍说。日常工作中,文敏是个热心肠,工友们遇到解决不了的技术难题时,他会毫不保留,主动传授加工方法和技巧;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他就现场找出专业书籍与工友们共同研究,探讨;遇到加工复杂零件时,他总会以身示范,教大家正确使用加工工具,提高了钳工班组的整体工作质量。

“今天有急活,又要加班了”,文敏对笔者说。“他们早晨8点进厂,任务紧时晚上八点才下班,中午饭就是集体盒饭,星期六基本不休息”。从分厂领导的介绍中,使人体会到了机加工人的艰辛程度。文敏告诉笔者,由于忙于加班,妻子在外单位上班,小孩的午饭在外边“凑活”,有几次小孩生病了,他还在车间忙活着……

“获得技术状元称号,对于我来说,是一种激励和鞭策,我热爱这个岗位,这只是个起点”,在谈到荣誉时,文敏说出了这样质朴的语言。平平淡淡,无怨无悔,23年来,他就是这样书写自己的人生。

(范源)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