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3年02月05日
综合新闻
02

“两会”数字对话——期待2013

2月1日上午,2013年陕西省“两会”落下帷幕。回顾五天半的大会议程,不论政府工作报告还是“两高”工作报告,都无不例外地充满了各种数字。城市人关心物价、交通、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问题;而乡村居民除以上问题外,最关心的是粮价、农村交通、销售渠道、农资产品价格等。将数字罗列出来,工作达到目标没有,成绩怎么样都一目了然,大家对政府工作的情况就更有谱了。

GDP增长13%

政府工作报告中频繁提到的生产总值,就是新闻里常说的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还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省长娄勤俭在报告中指出,近五年来我省经济都保持了年均14.3%以上的快速增长,生产总值翻了一番多,陕西在全国的位次提升到第16位,人均GDP达到6110美元,是2007年的3倍。2012年,我省在经济下行压力很大的情况下,加大对经济运行的调节力度,全力以赴促进工业持续增长,在狠抓投资的时候积极扩大消费,全年GDP仍然实现了12.9%的增长。

2013年,是新一届政府执政的第一年,今年的GDP目标为12.5%。虽然目标较2012年有所下降,但是由于宏观经济形势仍不乐观,发展任务并未减轻。我省将继续把稳增长摆在首要位置,采取有力措施促进消费,推动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等多种手段,促进全省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5%

不管全省经济增长情况如何,自己的口袋里能多出几块真金白银,才是广大老百姓真正关心的事。2012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34元,突破2万元大关,同比增长13.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8%。在保持了两年全国排位19位的基础上,超越河北,跃居18位,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84.4%,比上年提升0.7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763元,同比增长14.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2%,居全国第26位,增幅居全国第10位,增速连续六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3年,娄勤俭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左右,其中城市增长14%以上,农村增长15%以上,物价涨幅控制在4%以内。对于提高农民收入问题,除了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引导农民进入园区就业等具体举措外,今年的报告专门提出“加快推进征地制度改革,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比例”,鼓励一部分土地向农业园区流转,引导农民进入园区就业,实现一份土地资源带来投资、工资两份收入的目标。对于城市居民,陕西将在保持物价基本稳定的同时,着力培育消费热点。增加财政用于改善和扩大消费的支出比重,多渠道增加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收入,积极落实流通领域税收优惠政策和信贷刺激消费措施,严格执行带薪年休假制度。还将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小微企业,开发公益性岗位,支持家庭服务业和自主创业。

“两个80%”

随着我省经济总量不断扩张,财政收入也不断提高。2012年,全省财政总收入完成2800.1亿元,同比增加220.8亿元,是2007年的3.1倍;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600.69亿元,增加100.5亿元。全省财政民生投入达到2662亿元,占财政支出比重达到80.02%。其中,在教育方面,实现了贫困生资助和各级学校公用经费两个全覆盖,截至2012年共支持和引导高校化解债务102亿元,基本消除了省属高校债务。在医疗方面,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城乡居民近3600万人。在社保方面,连续8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人均每月达到1888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3年,全省公共财政支出预算为2982.3亿元,比上年预算增长14.8%。我省将大力支持经济结构调整,落实各项税费减免政策,促进经济持续较快增长,进一步改善民生;同时,坚持厉行节约,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省财政厅在《关于陕西省201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3年预算草案的报告》中支出,要确保两个“80%”,2013年,各级财政将继续加大对民生的投入力度,确保新增财力80%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占财政支持比重达到80%以上。在群众关心的医保方面,我省新型农村合作筹资水平将由人均300元提高到人均365元,其中政府补助由人均250元提高到300元。提高50元部分中央补助32元,地方负担18元。城镇居民医保政府补助标准由2012年的人均250元提高到人均300元,新增50元部分中央补助32元,陕西省地方政府承担18元。

本报记者 刘楠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