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3年03月06日
一线新闻
03

有感于基层代表比例提高

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的代表资格获全国人大常委会确认,2987名代表资格全部有效。来自一线的工人、农民代表401名,占代表总数13.42%,提高了5.18个百分点,农民工代表数量大幅增加;党政领导干部代表1042名,占34.88%,降低了6.93个百分点。

全国人大是百姓参政议政的大会,因此必须有足够的百姓代表,此届人大会议的代表名额安排就体现了这一要求。我们高兴地看到工人、农民的比例得到提高,党政领导干部代表的比例则有所下降。从中体现出的是:群众代表在国家大事上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和表决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最高权力机关,于是有人以为既然是最高权力机构,就应该有更多的领导干部参与其中。但我以为在政策的制定与政策的实施方面必须加大民众的参与程度。

一是可以据民意以定决策。一项决策的出台必须听从民意,据民意制定决策可以使决策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全国人大制定的都是国家大政,也只有在广大民众的参与之下,才能确保大政方针的正确无误。

二是有助于决策的具体实施。一项决策的成功与否关键还在于落实,民众的参与则为决策的落实打下坚实基础。如果我们的决策在制定过程中得到了民众的支持,必然在实施的过程中会得到民众的拥护,并化为落实决策的具体行动。

全国人大是以宪法和法律为准绳,监督政府工作,审议和决定国家根本的、长远的、重大问题的代表会议。适当提高工人、农民在人大代表中的比例,更有利于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从而体现工人、农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人翁地位。

全国十二届人大提高工人、农民的比例,降低领导干部比例,有其现实意义:

一是体现了“执政为民”的原则。执政的优劣,应该让人民来评议,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执政更趋完善。

二是体现了“劳动光荣”的精神。让广大职工实现体面劳动和尊严生活是我们的国策。工人、农民是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增加其代表比例有助于提高其社会地位,有助于发挥其生产积极性,更有助于国家民主进程的推进。

三是体现了良好的政治氛围。减少领导干部比例不影响我们的施政质量,而增加工人、农民代表比例则可给全国劳动者带来信心和希望。

因此看来,十二届人大代表的比例安排无疑具有深意,应该说是推动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一个具体措施。 (曾志杨)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