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3年04月29日

陕西工人报憩心亭 纺西街 醉美人间四月天 九寨之夏 荠菜飘香 “谦”“恕”两字 值千金 致雅安 最后一块菜地 书法

当前版:第A4版:憩心亭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憩心亭
04

“谦”“恕”两字 值千金

文/王艳

“谦卦六爻皆吉,恕字终身可行。”2010年的春天,我有幸参加了河北省秦皇岛市弟子规德育师资培训班,重点聆听倪敏达老师讲解的《教育的本质》和《细解弟子规》。课程结束后,恭请倪老师留言。老师在我的笔记本上工工整整地写下了上面那句话,学中文的我如获至宝。“谦”“恕”,原来这两字就是提升人生境界的秘笈。

大舜的孝、岳飞的忠、关羽的义……演绎好一个字,便千古流芳,万世传美名了。读过圣贤书的我们,把先哲的教诲都当浮云了,没有力行好一个字,真是令人汗颜。不禁想起白居易做杭州太守时与鸟窠禅师之间发生的一个故事。白居易请鸟窠禅师指明一条佛法修行之路,鸟窠禅师说:“很简单,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居易一听不过如此,就说:“这道理连三岁孩子都知道。”鸟窠禅师回答说:“可是八十岁的老头还做不到啊。”白居易听了非常佩服,立刻向鸟窠禅师顶礼。知易行难,这就是人生的症结。若能知行合一,就离圣贤不远了。

每每对圣哲的思想高山仰止,然仅仅停留在此。没有效仿一二,至此仍是凡夫一个。书是读了,却没生出半点浩然之气象。这种浩然之气就是现在所说的正能量,想拥有更多正能量,就要提升德行,从“谦”“恕”两个字做起。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古代有一个寺院,一日晚间,一位老禅师在禅院里散步,无意间发现墙角有一张椅子,他一看便知有和尚违犯戒律越墙出去玩耍了。老禅师也不声张,移开椅子,蹲地而待。过了一会儿,果真有一小和尚翻墙,在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肩膀跳进了院子。

当小和尚双脚着地时,才发现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父。他顿时惊慌失措,无言以对。但师父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平静地说:“椅子放不稳,会有踩空跌倒的危险。”老禅师的宽容,让小和尚无地自容。从此,他就遵守寺规,一点不敢怠慢。

从老禅师的言行举止中,我们看到的是宽容,而不是求全责备。老禅师为什么能够有这样的包容之心,是因为他的德行很高。有德才能容,有容乃大。原来“谦”就是德,厚德载物,没有足够的德土,什么都承载不了。恕就是宽容之心,要有容人的雅量。德与量,相容共生。德大量才大,量大才能容更多。

看看我们周围的世界,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母子之间、父子之间、师生之间、朋友之间,甚至陌生人……矛盾纷起。身为教师,容纳不下学生缓慢的进步。作为母亲,总嫌弃孩子不尽如意。常常看见朋友的缺点,他人的不对……理总在自己这面,错永远都在对面。“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其实,凡是你不能容纳的人与事,不是他们不好,只是自己心量太小。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所以,我们不要总以挑剔的眼光看身边的人与事……试想,这样恶性循环下去结果会如何。心量小的人,总要为一点点得失,斤斤计较。越计较得失,心量就变得越来越小,到最后,他可能连自己都容不下。“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这都是德行与心量使然,一个人的人生格局由此可见一斑。

近日,给母亲买手机。由于内存小,想设置一首母亲喜欢听的歌都没有足够的存储空间。于是,就买了张4G的扩展卡。下载很多母亲爱听的音乐后,还有很大的空间闲置着。一张小小的扩展卡,揭示的是人生的一个大道理:量大才能容。一个人的心量扩大了,包容的人与事就多。心小了,事就大了;心大了,事就小了。有天地的情怀,才能容下世间万象。“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心量无限扩大,就能无限包容。没有量,你容得下什么?没有德,你拿什么去容?要想提升人生的境界,就要好好修自己的德行,扩大心量,才能多纳人生的风云。

譬如一勺盐倒在杯里,水立刻就变咸了。若倒入湖水里,湖水依然是淡的。心量大了,什么风吹草动都不能让人心起烦恼。心量小了,一粒沙子都容不下。所以,时代需要正能量,教育呼唤立德树人。“万世师表”——孔子行忠恕,耶稣行博爱,穆罕默德行仁恕,老子用感应,佛行慈悲。他们全用天地间的正能量,去教化一方。“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为人师,必先提升自己的正能量,把立德修身作为第一要务。现在人们忽略的一点是:拿尺子往对面人身上量,不量自己。教师能真正己,自然可以化人——学生了。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不是别人不好,是自己的德行不够,没有雅量。“施比爱有福”“给比拿愉快”当心量打开,放下小我时,你的世界一片光明。当你具足正能量时,就能达到所过者化的境界。见贤思齐,若今生能行好“谦”“恕”两个字,必能让自己身边的人,在你德光的照耀下,开开心心地生活着。德量过人才会不同凡响,仁者爱人,爱人者人恒爱之。

“人不如我意是我无有量,我不如人意是我无有德。”常作如是观,必能一天天提升自己的德能,不断扩大自己的心量,人生必然会趋于至圣的境界。广植美德,涵养雅量,大格局、大智慧必然现前,你的人生将不同凡响。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