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焊花飞舞写春秋
——记省首席技师、延长石油集团高技能带头人张德杰
有的人,将青春沉溺于灯红酒绿,风花雪月;有的人,将青春挥洒在花前月下,卿卿我我;有的人,却将青春与管道设备为伴,忍耐着空虚寂寞,用焊花书写出一篇篇璀璨的人生华章。
张德杰就是这样一个用焊花舞动人生的高技能人才。
1996年,张德杰参加工作时,分配到陕西化建一公司电焊工专业,从此与电焊结下了深深的情缘。
2004年,化建一公司承接了延安炼油厂热动力系统3台75吨锅炉的安装任务。这也是他第一次参加大型锅炉安装施工。施工中,水冷壁管成排排列,间距只有2公分,且焊口必须达到单面焊、双面成型质量标准,还要进行100%拍片检测和通球检验。而当时,公司又没有成熟的炉管焊接经验可借鉴。为了能够尽快提高焊接水平,圆满地完成任务,张德杰和几名焊工利用空闲时间,一边上网查阅资料,一边向老师傅请教焊接技巧。在生产任务紧张的情况下,他们刻苦钻研焊接技术,用角磨机磨开焊道,不断对焊缝钝边的厚薄、间隙的大小进行调整,终于摸索出了最佳焊接参数,并打破常规,用左右手交替操作,使炉管焊口检测一次合格率达到100%。这次施工,使张德杰在大型锅炉安装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令他对电焊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后,他又参与了神木化工220吨锅炉、榆林醋酸240吨锅炉及靖边工业园320吨锅炉的安装,为公司在大型锅炉安装施工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焊接经验。
2009年底,为了掌握某新材质焊接工艺,以巩固陕西化建在延长集团内部的地位,化建公司专门成立了焊接实验小组,张德杰也在其中。实验过程中,张德杰和研发人员一起,废寝忘食地查资料、做实验。在进行技术交流时,他细心观察别人的焊接技巧,回来后一遍又一遍模仿练习,使自己在焊接技巧上有了长足的进步。最终,他和其他同志研究出的分段退焊和小电流快速焊接工艺,既减小了焊接热输入,保证了材料的低温韧性,又防止了母材被磁化。张德杰把这项焊接工法应用到延长油气勘探公司LNG项目施工中,使储罐焊缝检测合格率达到了99%以上,受到业主和监理的高度评价,使公司在储罐制作行业占据了一席之地。
2012年,延长集团榆能化项目需要焊接材质为P11、直径为900毫米、壁厚达48毫米的大厚皮管道,工期紧,任务重,如果采取传统的手工电弧焊,2个人3天才能焊1道口,不仅速度慢,而且在赶工期过程中也很难保证质量。在大家都认为难以保质保量完成任务时,张德杰再一次主动承担了攻坚克难的重任。他结合多年的焊接经验,创造性地改进焊接方法,使1个人每天可以焊6道口,大大提高了焊接速度,提前3天保质保量完成任务,为后续施工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一次次的探索成功,让张德杰深深体会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焊工,就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要善于打破常规,总结经验,不断地学习、消化和吸收先进的经验,提高技术水平。多年来,凭借过硬的技术,张德杰被评为陕西省首席技师,他却不骄不躁。他认为是企业培养了他,自己所掌握的技术,不仅属于他个人,更属于企业。正是基于这种感恩意识,他在工作中从不吝惜自己的技术,毫无保留地对徒弟倾囊传授,手把手地教焊法,耐心地解答疑问。如今,经他“教、传、帮、带”精心培养出来的32名徒弟,大多数在施工中成了独当一面的行家里手。徒弟张宽,还获得2013年榆能化项目焊工技能大赛第三名的好成绩。
工作17年来,张德杰孜孜以求,任劳任怨,以忘我的奉献精神和精湛绝伦的技艺,用飞舞的焊花演绎着精彩人生。张德杰常说:一个人的成功,缘于他的不懈努力,更取决于他所处的环境;企业和员工是同生共存的血脉关系,员工的人生价值只有在企业生存发展中,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这就是张德杰在焊花飞舞中书写出的精彩篇章。
(陈练斌 张小梅 穆红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