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在新形势下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重在形成合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企业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在企业内部的综合反映和表现,从广义上讲是指企业所创造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从狭义上讲是各自企业所形成的具有自身个性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是新时期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核心组成部分,在新形势下,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特别是要在理念合力、方向合力、行为合力、创新合力、环境合力上下功夫。
一、企业文化建设要在企业理念上形成合力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学习、借鉴、创造、积累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企业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在企业文化建设的企业文化理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职业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承、企业管理制度、企业文化环境、企业品牌等方面,由广大员工共同探讨、高度认同、深度融合。一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凝聚共识,将员工的智慧汇聚于企业文化建设理念的思考与探讨之中。二是促进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理念的共同价值观的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三是将企业文化建设的理念融入员工的头脑。四是树立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理念的高度自觉与自信,并愿意投身企业的创新发展之中,并为之去建设去奋斗。
二、企业文化建设要在企业的发展愿景目标上形成合力
每一个历史悠久、动力充足的企业,都形成了长久发展的宏伟愿景和明确的长远目标。而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要按照企业既定的发展愿景和长远目标做到同德、同心、同力、同向。企业文化建设按照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人才培养与引进、新产品技术研发与创新、企业的生产经营与品牌建设、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文化传承等职能得以实现的发展愿景去聚合力量,将各种资源要素集聚加以整合,按照企业文化建设的近期、中期、远期目标和要求,将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合理配置,共同发力于造就所在行业的龙头企业、以及高精产品和高端产品,发力于为国家基础装备制造提供优质的工作母机,发力于提高我国的基础装备制造整体水平,积极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推动社会健康发展。
三、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行为上形成合力
这是指将企业文化建设的理念、发展愿景目标予以具体化、实践化,形成员工共同参与、万众一心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局面。企业文化建设的行为导向要一致,企业文化建设的机制助推要一致,企业文化建设践行的路径要一致,要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技术研发、现场管理和售后服务相结合,与企业的转型升级相结合,与解决员工共同关心、重点关注的生活需求相结合,让员工共同认知而为之共同努力奋斗。
四、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创新上形成合力
这是指将创新融入企业文化建设的全过程,融入员工的企业文化建设的思想意识与实践活动的全过程。把创新作为弘扬、彰显企业文化传统的保障,并使之成为员工的共同的取向和奋斗目标,始终面向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和所在地区经济发展的要求去思考和谋划企业文化发展,充分调动员工的文化创造活力,不断创造出符合新时期要求的优秀文化成果和企业文化,让企业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始终扮演着国家利益的守护者、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者的角色。
五、在企业文化建设的环境氛围上形成合力
这是指要把企业的环境要素加以整合,形成有利于企业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一是对外积极参与并努力展示自身的企业文化传承优势,同时,汲取、消化企业外部优秀的文化精髓,建设富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塑造阳光、包容、善待、和睦的人文环境,增强广大员工的幸福感、自豪感、归属感和信任感。二是充分挖掘自身企业文化建设的显性环境与隐性环境优势,使之形成合力,不断提升企业的显性物质文化含量和隐性精神文化的内涵,开发这些物质形态文化资源的教育功能,增强精神形态文化的感召力与影响力。三是充分挖掘企业在文化建设中的现实环境与虚拟环境潜力,使之形成合力。既要注重企业现实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生态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建设的同步推进、协同提升,还要在优化、净化网络等虚拟环境上下功夫。即打造网络文化阵地的建设,加大企业党务、厂务等信息的公开透明力度和网络监管力度,营造一个与企业文化建设相适应的虚拟网络文化环境,使现实与虚拟环境相得益彰,构成有利企业文化建设的和谐氛围。 (杨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