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铁路人的“暴风骤雨”
8月2日20时20分,连续遭受高温炙烤的关中大地又突然遭到暴雨的袭击,一时间狂风大作,电闪雷鸣,降雨量瞬间超过了警戒值。
陇海线窑村至临潼K1048+400M处泥石流漫道,线路中断;临潼站内部分信号设备被淹;西康线K19+200M电缆径路下沉。陇海线告急!西康线告急!险情发生在周末,面对突如其来的险情,西安电务段窑村信号工区信号工们心系铁路畅通,纷纷主动请缨,在风雨中急速向信号工区集结。
“险情就是命令,用最短的时间抢通陇海线,恢复信号设备正常使用是我们的职责!”这是窑村信号工区工长、共产党员张勇赶到工区后做了简短的动员。此时摆在大家面前的情况不容乐观:水害地点距工区7公里,而道路交通拥堵严重,汽车通行缓慢,什么时候才能赶到抢险现场。“副工长李斌留守工区,负责盯控窑村站信号设备,其他的人兵分两路,徒步与骑车同步进行。”最佳的方案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
张勇、樊冲、胥定一、韦子允带着通讯器材顺着线路在道砟上、在淤泥里急速行走,直奔K1048+400M水害现场。到达现场后,四人就一头扎入到抢险的人群中:清除淤泥、疏通线路、检查测试、更换不良补偿电容和连接线。
另一路,王臻、王胜超、杨建峰、梁基新用电动车和自行车驮着更换道岔的应急工具和抢险器材直奔临潼站。108省道堵车严重,有些路段只能推着车缓慢前行,为了尽快赶到抢险现场,他们决定步行趟过下穿陇海正线的涵洞,在齐腰深的水中扛着应急工具和抢险器材艰难地走着,“抓紧时间赶到抢险现场,尽快恢复信号设备。”王胜超不断地给大家鼓劲,等他们赶到临潼站内时,站内S咽喉信号设备不是被水淹着,就是被淤泥掩埋,一片狼藉。他们抬着300多斤重的转辙机在泥泞中一步一步地向4#道岔前艰难地移动着,在泥泞中拆卸被淤泥掩埋的4#道岔转辙机。在微弱的头灯光线照射下,他们四人开始“流水作业”:这边拆卸固定螺丝、甩开动作杆、表示杆;那边校核内部配线,检查各部接点是否良好。待新转转机抬到位后,固定、调整、测试、试验,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8月3日4时20分,陇海线恢复运行。铁路电务人在暴风骤雨中用自己的努力保卫了陇海线的畅通、守护了旅客的安全。 (王明南 李俊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