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7年03月20日

陕西工人报憩心亭 石头河里的石头 我们的老家属院 风雪归家路 东湖柳 我熟识的工人作家李文德 沙尘暴的记忆 绿姑娘

当前版:第A4版:憩心亭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憩心亭
04

我熟识的工人作家李文德

□张翟西滨

“嘟嘟……”随着一阵手机铃声,一看号码,我便知是82岁工人作家李文德先生打来的,接通手机,那头传来李老洪亮的嗓音:“你若不忙,来我家里取新书《安吴商妇》。”我满口应承。

我与李文德先生结识,可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初。那时,我在一家省属纺织企业任厂工会副主席。一天下午,一路之隔的西北一棉工人李文德,登门自销已出版颂扬纺织战线“一代楷模”赵梦桃事迹的长篇诗集《赵梦桃之歌》。或许职业相同、兴趣相投,或许谙知从文的艰辛不易,我十分爽快地买了10本,存放于工会图书室供职工借阅。其实,邂逅前,我早在《陕西文艺》拜读过他描写纺织女工爱岗敬业的短篇小说《四个洪书英》和《质量问题》,当初给我的印象:一个普通工人能为身边的杰出代表,著书立说,树碑立传,让人刮目相看,可敬可佩!

之后,我有幸调入咸阳市工人文化宫,主编《工人文化报》。他时常送来一些散文、诗歌等文章,我与他的交际日渐增多,我们畅谈文学和人生,使我对他有了更多、更深地了解。李老出生于河南林县书香门第,参加过抗美援朝,做过医生、记者、编辑、炊事员和营销员等职业,也蹲过“牛棚”,风雨人生,命运多舛,如他所言:“就像演绎一部跌宕起伏,辛酸苦辣的命运交响曲。”

1988年6月,老李退休后,由于对文学的钟爱与热情。近30年来,他先后创作出版了《赵梦桃之歌》《邓颖超》《东方的骄傲》《李文德诗笺》四本诗集;《生命的乐章》《人在旅途》两本散文集和《秦野》《神城》《人狼》《商家坪》《银水巷》《安吴商妇》《秦商魂》《水旱码头》《铁图前传》九部长篇小说;一部40万字的长篇人物传记《由纺织女工到国务院副总理——吴桂贤激荡人生的执着与淡定》。天道酬勤,著作颇丰,总计500万余字且大多本着“工人写·写工人”的理念。

3月4日下午,我直奔李老家中,老俩口在屋,小两室一厅,也就50多平米,便是他每天写作和待客的宝地,可谓家贫如洗,书香满屋。拧身紧巴,家具陈旧,墙壁四周悬挂着他与一些知名作家的合影,见证了他“以文会友”的真挚友情。落座后,我首先看到桌子上摆放的长篇小说《安吴商妇》,随手拿起一本翻看,不由自主道声:“可喜可贺啊!”我和他居住一个社区,低头不见抬头见,他的创作情况了如指掌。《安吴商妇》是一部讲述晚清时期,发生在古都咸阳三原、泾阳两县周、吴两氏秦商望族奋斗发家,荣辱兴衰的历史大书;一个被慈禧收为义女的商界奇女,荡气回肠的悲怆故事。著名作家陈忠实生前评价:“目前,在中国文学界、在陕西,塑造一个商界女主人公形象似乎未曾见。安吴商妇是在清末国家局面不可收拾的历史背景下成长发展起来的一个大商家,作者生动地、细腻地把她写出来,张扬的是那个时代背景下一个寡妇所展现的秦商精神,是一部值得读的书。”2007年5月,由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采取章回式手法创作,历经十年,他和作家王芳闻对书稿三度征询史学家、学者和文学评论家意见,经14次修订完善,终使“秦砖厚重”的47万字《安吴商妇》长篇巨作再版。他告诉我,这是“秦商三部曲”之首,今年,第二部《秦商魂》、第三部《旱水码头》也将付梓出版。实乃惊喜连连。

我留意到他电脑荧屏上显示的文字,顺口一句:“您在写啥呢?”他指着电脑笑言:“现在正撰写一部新的长篇小说《小人物亲历记》,已写了20多万字。”一个耄耋之年的人,如此抱病仍笔耕不辍、嗜文如命,令我肃然起敬。

他说:“我要活到老,写到老,只要一息尚存,我会不停地写下去……”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