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7年03月20日

陕西工人报憩心亭 石头河里的石头 我们的老家属院 风雪归家路 东湖柳 我熟识的工人作家李文德 沙尘暴的记忆 绿姑娘

当前版:第A4版:憩心亭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憩心亭
04

沙尘暴的记忆

□连忠照

每年的春天,春风在给北方带来温暖的同时,也带来了沙尘暴。它像一个每年必然到来的客人一样,大模大样地侵占了大半个中国的天空,让人对它无可奈何。

沙尘暴是一种风与沙相互作用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它的形成与地球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森林锐减、植被破坏、物种灭绝、气候异常等因素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其中,人口膨胀导致的砍伐森林、过度开垦土地是沙尘暴频发的主要原因。尤其在北方,每年的无霜期较短,冬春季节大量未种植的土地裸露着,冬天降雪又太少,地表干燥,变成一层浮土,稍微有点风,就会扬得满天都是。

我的家乡渭北高原,也曾是林茂草密的地方,离城市较远的石门山,就是它的活标本。无论谁,走进石门山,就会被那看不见尽头的浓稠的绿色震撼。它至今仍是西安周边的一个绿色花园,是城市人夏天避暑休闲的氧吧。小时候,也经常听老辈人讲,原来的黄土塬山沟沟里,树木都是密密麻麻的数也数不清,刚过正月,先是粉红的桃花、杏花,然后是梨花、杜梨花接连不断地开放,把一面面山坡,一会儿染得像堆满粉白的云朵。尤其是四五月的槐花,简直像堆起了千层雪白的浪,一滚滚地翻过每一个山岭,那是怎样美丽的景象啊!到了夏天,山上山下,满眼的绿色,一直挤到天尽头。这样的时候,农人哼着歌儿走在山路上,冷不丁,山拐角会探出一只野羊的头,侧耳倾听一会,忽地就逃走了。有时候,草丛中还会惊起一群野鸡,嘎嘎地叫着飞走了……

多年后,历经战乱和开垦,渭北的山塬像被剃光了的脑袋,光秃秃的满眼荒凉。那些被开垦出来的土地,经历多年雨水的冲刷,变成沟壑,像老人脸上刻满岁月沧桑的印痕,上边还沾着一点泪迹。偶尔能看见一棵树,就已经让人很惊喜了。环境的恶化,让人们认识到保护生态的重要。

我刚上小学那年,村里所有的墙上,都刷上了“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标语。村村都建起苗圃,一到三月,村里的人,上至六十的老人,下到刚上学的娃娃,都一起扛着铁锨,提着水桶去栽树,不几年,村子里田间路畔,农家的院子里,到处都栽上了白杨树,那些杨树长得很快,不久就变成一道道绿色的林带,把田野分割成一个个整齐的“田”字形,不但美丽,还因为树木多了,年年都风调雨顺的。

如今的渭北,很多山地都退耕还林了,栽上了果树,成了名闻全国的苹果生产基地。春天,坐车走在渭北的山塬上,路旁都是盛开的苹果花,香气袭人;秋天,田间路旁、农家院子里,到处堆满红彤彤的苹果,连公路上跑的都是一辆辆运送苹果的长途货车。植树造林,不但让渭北人收获了自己的财富,还使渭北的空气变得清新诱人,天空清澈澄明,像海洋一样碧蓝。偶尔有一朵白云,像轻纱一样飘飘拂过。走在这样的天空下,呼吸着空气里的花香,那真是一种说不出的人生享受。你会觉得,整个人好像都轻轻飘了起来,飘到纯净的天空里去,被清风托着缓缓地漫游……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