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7年08月17日
综合新闻
02

小黄车不仅仅是方便

继本报7月17日报道《公共单车从业人员的苦与乐》后,读者对此持续关注。近日,本报再次独家调查了ofo小黄车在西安的运营情况。请看——

骑行小黄车每天可减排270吨二氧化碳

在西安高新区延平门地铁站附近上班的王先生每天从东郊辛家庙乘地铁上班,出地铁后还有将近一公里的路程需要步行。如今,每次从地铁出来,他只需要扫一辆小黄车就直接可以轻松骑行到单位门口。“我觉得挺方便的,不用担心迟到!每天早上骑车出一身汗,也锻炼了身体。”王先生说。

然而,ofo小黄车在刚进入西安市场时,不少在地铁口揽客的摩的司机嫌他们的生意被抢,恶意破坏小黄车,有扎破车胎的,扭掉车座的……可如今随着小黄车的普及,很多摩的司机已经转行成为了小黄车的运维人员。

早在6月21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就指出,分享经济利用“互联网+”,不仅创造了很多新业态,化解了不少过剩产能,更带动了大量就业。各有关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分享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当中的“生力军”作用。

ofo小黄车西安市场部负责人郭久云告诉记者,目前,ofo小黄车在全国各地雇请了10000多名运维人员,涉及车辆运输调度、修理保养、停放秩序维护等岗位工种。之前本报报道过的西安地区的ofo小黄车运维人员保守估计也在500人左右。

在车辆使用率方面,西安早晚上下班高峰为小黄车用车最大量时段。就以高新区为例,订单量汇集点和散开点均来自于地铁站,尤其以丈八北路、延平门地铁站为单车使用频度最高的地点,丈八北路地铁站每日骑行超过5000次。而周末以二环内2号线地铁沿线为最热区域,出入地铁商圈需求明显。

郭久云称,市民每日骑行小黄车距离超过100万公里,为大西安减排270吨,相当于385个标准足球场大小的森林一天吸收的二氧化碳总量。

依赖“大数据”投放不断优化投放和运营效率

记者在ofo小黄车西安市场部了解到,他们建立了“奇点”大数据系统,每进入一个城市都会有运营团队调研,判断城市用户及需求并与城市政府沟通进行合理投放。并且通过大数据和城市出行热力图不断优化车辆的投放、调度,提升运营效率。目前在西安已经投放了13万辆。

值得一提的是,ofo小黄车根据大数据和城市出行热力图,不断优化车辆投放和提供精准的需求预测,根据当地市民的出行习惯和大数据分析,不断优化ofo小黄车的投放地点和投放数量,也会积极配合与城市政府沟通做相应调整。ofo小黄车还倡导并全面推行城市“网格化”运营模式,充实运维人员,建设“线上+线下”融合的运维团队;城市的每个网格片区内都有专人巡检、摆放和调度车辆。

小黄车押金“托管”而非“监管”更安全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截至6月20日,ofo小黄车西安总用户数已突破200万。这么大的用户量,用户的押金是否安全?对此,郭久云坦言,ofo小黄车对用户押金采取严格的“托管”而非“监管”模式,最大限度确保了用户押金安全。目前ofo小黄车已在8个城市开通“信用免押金”服务,能让用户使用共享单车的门槛大大降低,使更多用户加入到绿色环保的单车出行中。

为了保障大家的用车安全,ofo小黄车还为用户的每一次出行都购买了保险,用户在发生事故的24小时之内拨打保险公司报案电话,报备案情即可。24小时报案专线:400-671-0225。报备案情后,将按照相应流程进行赔付。

本报记者 兰增干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