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7年09月18日

陕西工人报憩心亭 沿黄游再见洽川景 用生命感受 书为媒 北国之秋 放歌秋天 拾枣 南瓜卧秋遍地黄 优化联结 骨骼与金属

当前版:第A4版:憩心亭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憩心亭
04

书为媒

□章中林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书的名言警句异彩纷呈,但是我最喜欢的却是于谦的“书卷多亲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因为我们夫妻痴迷于书,家里没有攒下多少钱,书却堆了一屋子。每天午后,阳光满窗,我们就倚在窗台前,静静地翻阅着书,享受着书带给我们的精神愉悦和满足。我们钟情于书、陶醉于书、多情的书还是成就我们姻缘的红娘。

中师毕业之后,被分配到偏僻的乡村小学教书。没有电视、没有电影,晚上只能和孤灯相对,倍感寂寞,读书成了打发时光最好的方式。

一个雨天的傍晚,一个女孩头上顶着一本书跑进学校,说是想借一把伞回家。

哦,是她。上次在乡政府就见过。虽然喊不出对方的名字,但是我知道她是在广播站上班的。当时她坐在办公桌的后面,低着头,看着一本书,阳光照到她的身上,是那么的宁静美好。

说了一会儿话,雨小了一点,她打着伞出了门。等我回到办公室,却发现桌上多了一本《人生》。这明显是她刚刚落下的,但是想到这是我渴望已久的一本书,我就有点私心地留下了它。

因为担心她不知道书丢在哪里,晚上,我跑到两里外的村支书家给她拨了一个电话。她却说:“找遍了包都没有找到,怀疑被狼叼去了,没想到,竟被你藏起来了。”“我是狼,我会藏,你这什么眼神啊?”我自然不愿意被人捏着脖子骂。一番唇枪舌战,她才败下阵去,笑着说:“我看过两三遍了,你喜欢就尽管看好了。”听到这句话,我才放下心。

半个月后,我骑着自行车跑到乡里,送还了她的书,顺便给她还捎了两本书,《牛虻》和《暴风骤雨》,我自然也不会放过她,从她那里搜走了《人到中年》和《收获》。

再见面,我们的共同话题多了起来。我们谈张洁、谈路遥、谈伏尼契,说他们的人生际遇,说他们的写作风格,也说他们的小说主题和人物形象。我们可以为巧珍和高加林谁对谁错争论不休;我们也可以一起高声朗诵牛虻临终前写给琼玛的诗。有时,为了能说服对方,我们拿笔来进行论战,我们也因此写成了《<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暴风骤雨>的异同分析》,发表在市报上。

一年之后,我们在亲人和同事的祝福声中步入了婚姻的殿堂。虽然家里没有电视,没有沙发,也没有席梦思床,但是却有两大箱图书。她很满足,说:“有了你和书,此生足矣。”我笑:“那你嫁给书好了。”她也不恼,说:“你给了我什么,除了书,你还有什么拿得出手。”我讶然。

结婚之后,每天下班回家,忙完了家务,我们就双双坐在窗台前,各自捧着一本喜欢的书读,或者伏案写着自己喜欢的文字。美好的时光在静静的阅读和写作中被拉得很长很长,拿到一点稿费,我们就乐颠颠地去淘书。

今天,书已经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结婚二十周年纪念日那天,妻子给我买了一本略萨的《绿房子》,而我则给她买了一本门罗的《一个善良女子的爱》。

以书为媒,让我找到了人生的伴侣;以书为媒,让我拥有了幸福的生活。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