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左宗棠与《左宗棠出塞》
雷震中
在西安首届戏剧节上,易俗社新排演了权宽浮等编写的近代爱国历史剧《左宗棠出塞》,引起了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是左宗棠是为清效劳的汉奸,曾镇压过太平天国革命,又在陕、甘、新杀戮过回族人民,和曾国藩一样是屠夫民贼、刽子手,不值得以正面艺术形象塑造,宣扬于舞台;另一种(包括剧作者)是:左宗棠力排投降派,反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履艰出征,收复新疆,符合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是爱国主义的,值得发扬和写剧宣扬,借以激发后人爱国主义思想。
在两种争议中,我同意后一种意见。其理由:历史剧不同于历史,一出戏不能概括一个历史人物的全过程,他可以选材于历史人物之一生中的局部事例,古为今用。例如肖何在《追韩信》一剧中以一个识士荐才之良相被歌颂,但在《斩韩信》一剧中,却以吕雉合谋斩信的奸相进行描写,故有“成也肖何,败也肖何”之谴责。所以我认为左宗棠应该是功大于过,不少书写出了他的过错和罪责,有的戏也把他和李鸿章、曾国藩一样的刻化。但他在晚年带兵杀出玉门关,驰骋于天山的风沙战场,剿灭了勾结沙俄、分裂疆土、残害民族的内奸阿古柏,又义愤舁(音“于”)榇出塞赶走了入侵的沙俄索诺斯基侵略军,收复了伊犁,完璧了新疆,也是值得编剧育世的。事实上他在河西沿途所植的柳树,亦被后人歌颂为“左公柳”,也说明后代人民对左宗棠开发西北的爱国精神称“公”讴歌,那么为何不能编写戏曲上演宣扬?我认为是可以的。目前的新演剧本,有待进一步修改提高。相信《左宗棠出塞》再加烈火锤炼,会成为一出教育人民的历史爱国剧。左宗棠西征出玉门,开发新疆的功业亦会受到人民公正评价的。
一九八四年九月六日
写于易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