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5年03月12日

陕西工人报第2版 柳暗花明西钢厂 希望有更多这样的厂工会 在工厂报刊上 菜店的女经理 图片新闻 职工的好后勤 咸阳举办首届邮展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当前版:第A2版:第2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2版
02

柳暗花明西钢厂

记西钢工会支持搞好工厂改革

本报记者 张立明 张秦

连续亏损十七年的西安钢铁厂,经过一段痛苦的经历,终于在改革之年,摆脱了困境,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一九八四年完成工业总产值8309万元,比去年增长9.4%;实现利润408万多元,比去年增长8.75倍;炼钢、开坯、线材、小型材等主要生产车间,在产量、产值上均创造了西钢历史上最好水平。

这段道路是很不平坦的。十七年来,西钢累计亏损8151万元,相当于建两个西钢厂的投资。单是一九八二年,全年亏损就达888万元,成为全省闻名的“第三亏损大户”。

那时,工人上街不愿意穿印有“西钢”字样的工作服,怕丟人显眼。企业连年亏损,离厂职工逐年上升,最多时要求外调人员达五百多名。企业已濒临关、停、并、转的边缘。

西钢职工并不安于落后。他们在改革中奋起,以顽强的拚搏精神,在不平坦的道路上,终于迈出了坚实的前进步伐。

上下一致

开拓新路

西钢还能不能生存?一九八三年初,省政府作出决定,西钢厂由省冶金厅管理。新的厂领导班子,在上级支持下,鼓起了改革风帆,决心改变钢厂的面貌。

“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是西钢建厂遗留下的严重缺陷,要彻底扭转,必须党、政、工心想一处,劲使一起。于是他们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了。

要使企业振兴,首先要抓改革。工会协助厂长推行“经济承包”“技术承包”“经营承包”“服务承包”等十多种经济承包责任制。八三年,厂里把上级允许亏损的三百万元,分解到各个车间、科室,少亏有奖,多亏倒扣。到年终不仅三百万没亏,还纯盈利五十二万元。

初战胜利,鼓舞了全厂上下的斗志,八四年在改革上他们又迈出了新的步伐。在分配制度上一改只在奖金上作文章的老套子,把工资、奖金、保健费捆在一起,实行工资全浮动,以产计薪,超产加薪,以利计薪,超利加薪。改掉了大锅饭,职工的生产积极性更高了。开坯车间承包前,月产都在五千吨以下,承包后,月产逐渐增长,其中十一月份月产猛增到七千八百吨,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接着又在全厂进行技术改造,先后拆掉了陈旧,笨重的生产设备,建成了两个五吨电炉,当年就产钢六千八百吨,增加了钢锭产量。小型材车间依靠小改小革仅花了三万多元,用废边角料,自己设计、自己制造了推钢机、喂钢机、交叉辊道等,形成了一条机械化的轧钢生产线。生产能力由年产八千吨提高到年产两万五千吨。

西钢厂的局面打开了。在总结前一段工作时,认为这一靠党的政策,二靠得力的厂领导班子。而工人们补充说:“可不要忘了咱厂工会的作用啊!”

支持行政

服务改革

“搞改革离不开工会,少不了工会。”这是厂长王长金在一次千人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的。西钢工会在改革中已成为厂长靠得住,职工信得过的群众组织。

小型材车间实行承包,按超产计奖,职工怕奖金不保,思想转不过弯,工会主席项明喜就到车间蹲点,为职工细算三笔帐。一是产量帐,改造后的轧机,设计能力成倍提高,发挥出来可以多劳多得;二是成材率帐,提高百分之一,车间职工受奖五百;三是成本帐,每降低百分之一,同样受奖五百。客观的数据打消了工人的顾虑,结果,国家受了益,个人也多拿了奖金,保证了改革方案的的顺利实施。

工会还配合改革,深入车间,抓问题,搞调查。去年,他们会同党委宣传部门,写出了七篇改革调查报告,帮助厂长分析问题,出谋献策。多年来,制氧车间生产的氧气,部分用于炼钢用氧,大量空放,经过调查,建议厂长把氧气回收承包给个人,实行了销售承包。制氧车间去年就从回收氧气中获纯利润十四万元。

心想职工

造福群众

职工的生产积极性越高,越要关心群众的生活和福利,西钢厂工会就是坚持这样做的。

十七年来,西钢厂家住市内的职工,上下班长年挤车,既劳累又耽误上班。去年冬天,厂工会收到群众来信,他们就积极向厂里反映职工乘车难的问题,厂长当即拍板,第二天就开出两辆通勤轿车,接送职工上下班。

心中有了职工,就能为职工去想、去说、去做。一九八四年,工会与行政配合,为职工扎扎实实办了十五件好事:给单身宿舍配备了桌凳;为六幢简易家属楼新增修了阳台;扩建了托儿所;为退离休干部、老工人盖起了活动窒……

在新的一年里,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工会还将为职工办更多的实事,创办更多的集体福利事业。

西钢变了,它以新的面貌出现在西安市西郊。每当夜晚,炼钢的炉火透过夜色,映红了天空,显示出了它的蓬勃生机。广大职工正在为迎接更美好的明天,辛勤地劳动着。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