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儿不教”与“父母自教”
朱未
某人的孩子犯了法,逮进去坐了大牢,父母痛哭流涕。邻里们议论说,这就是“养儿不教”的结果。当初没有教育好子女,如今哭也来不及了。
自从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后,许多青年夫妇便只有一个子女了,因为生怕失去了他,爱子之心比一般人更甚,这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但这爱若成了溺爱,爱得忘乎一切,事情便可能发生质的变化。
笔者有一位朋友,他的独生子已经七岁了,有一次夫妇双方领来玩耍,刚坐了十分钟,便闹着要吃奶油瓜子,天已黑尽,哪里买去?那母亲说:“吃块奶油糖吧。”口袋里便摸出一把来。孩子却不干,扯着母亲的衣服逼她要瓜子,眼泪鼻涕一齐揩在妈妈的腿上;做父亲的看不下去了,鼻子里哼了一声,哪知道那孩子立即扑上前去,在父亲的腹部乱拳捶了下去,一边骂了许多粗话。我正待劝解,那位年轻的母亲已经大声对丈夫喝了起来,骂道:“在人家家里,你逞什么威风?狗一样哼哼,你给我滚回去!”这一来凡子更得了势,连骂自己的父亲是“狗”,闹得更凶了起来。在无奈之下,年轻的父亲怕在别人家里闹出笑话来,只得认错,说:“爸爸不好,爸爸是狗,行了吧。”那孩子这才化涕为笑,还非要父亲趴在地上让他当狗骑,实在没办法,当父亲的只得让孩子骑在他脖子上,装了几声狗叫,尴尬地走了。
这件事使我思索了许久。这还是在别人家里,若是在自己家里,这位“小霸王”会横行到什么模样?长大了又该如何?在封建社会,有所谓“养不教,父之过”之说,今天,应该说“养不教,父母之过了”。
我看,一切年轻父母均当警惕一下。你的孩子被溺爱到为所欲为而犯罪时,那时且不说父亲母亲“养子”的责任和社会责任,单单那种失去子女的痛苦,也就无以对人诉说了。请问,你是代子入监呢,送子从法呢,还是包庇犯法呢?到那时,无论当“狗”也好,骂娘也好,全部无用了。
我劝一切溺爱子女的父母三思。要教育好孩子,父母必先自教。弄懂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该教的。从自己先做起。生儿育女之前,年轻夫妇先讨论一下这个课题,看来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