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6年09月12日

陕西工人报第3版 怎样组织家宴 工余班后 食物相克纯属谬传 不吃药治病法 花卉黑斑病的防治 图片新闻 奇人奇事录 说说“清客”

当前版:第A3版:第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3版
03

说说“清客”

兰州 喆夫

今天,提到知识分子这个词,人们会自然而然地产生“老黄牛”加“蛀书虫”的印象。然而,这种形象却不能完全代表过去的某类知识分子,比如清客相公之流。

旧时的读书人自命为“清流”,因此去做食客也便自称为“清客”,说到底,是帮闲的。这种人没有挣饭的本事,只得趋走于达官贵人、豪绅员外之门混饭吃,以打诨凑趣、恭维逢迎为职业,生涯倒确是清闲得很,清客从这个角度得名,也未可知。

养客之风兴于战国,有名的四公子门下各有三千食客,很负慷慨与“得士”之名。然而这一万二千人中,除信陵君手下有几个能干点大事外,其余的只好终日吃白食。即使孟尝君门下大名鼎鼎的冯驩,也不过能替主人收收帐,博点好名声。不过四公子养的客,不尽是“知识分子”,内中鸡鸣狗盗、抱关屠沽之流应有尽有。食客的知识化,或恐到了魏晋时期。那时的风气好清淡,有一肚子玄学,兼具悬河之口的人是很吃香的。不过“地地道道”的清客,还推明清两代。《红楼梦》中贾政在大观园试宝玉之才时,詹光(沾光)那一群清客虽属陪衬,但形象也就够鲜明了,若说是伙奴才,却又被主人称为先生;若说胸无点墨,却又评说得头头是道。总之,他们的特点是富有才情的阿谀,艺术性的拍马罢了。清人曾总结清客的特点,编出一首十字令,云:

一笔好字,二等才情,三斤酒量,四季衣服,五子围棋,六出嵬曲;七字歪诗,八张马吊(一种赌具),九品头衔,十分和气。

好事者更深化为:一笔好字不错,二等才情不露,三斤酒量不吐,四季衣服不当,五子围棋不悔,六出崑曲不推,七字歪诗不迟,八张马吊不查,九品头衔不选,十分和气不俗。

综上可见,当清客不光得知识丰富,是个杂家,还得老于人情世故,善于应付场面,善于插科打诨,总之和奴才一样,要处处使主人开心,能做到这一点,便经常可陪主人大嚼,兼得来风雅一点的赏银,甚至能弄个小官做做。北宋的权奸高俅,原本是苏东坡的书童,在苏氏门下学得些风花雪月,兼“踢得一脚好气毯”,竟成为皇帝门下的食客,居然拜了大位。这类人何曾有经纶匡济之才,因此弄乱了天下也就不奇怪了。不过,若是主人冰山将倾,这些人便顾不得“清”字了,难免作鸟兽散。

封建社会没落之朝,士大夫心理变态,颇乐玩弄男妓,那种既可悲又可耻的人亦称“相公,也许是巧合。但难以掩饰的是清客相公中也有不少人甘为主人操此业,真乃读书人千古难濯之的奇耻也!好在这一类“知识分子”今天已绝种了,但愿百废俱兴中此行不兴。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