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7年08月20日
第3版
03

亚洲“四小”经济复苏

国祥

1985年以前的一段时间里,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一度暗淡无光,发展不景气。受其影响,一向高速发展的亚洲“四小”平均经济增长率只有2.3%,处于一种衰退状态。可是,进入1986年后,“四小”的经济却出现快速反弹。据各官方统计,1986年,南朝鲜经济增长率高达10%;台湾为10.8%;香港为7%;新加坡为2%。亚洲“四小”为什么能很快从衰退走向复苏呢?

从外部因素看,他们都从对美元贬值和对日元升值中得到了好处。80年代以来,美元一直持强。但1985年2月以后,日元转趋坚挺,而美元却“一泻千里”,导致日元对美元的巨幅升值。港币、新台币和南朝鲜元也随着日元对美元的升值而升值,从而使它们从中不同程度地捞到了实惠,给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从内部因素看,亚洲“四小”都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某些经济政策的调整。例如,针对外国资金流入的减少,放宽了对外国投资者的限制,实行更加优惠的措施;为了对抗贸易保护主义的限制,采取“迂回拓销战略”,直接到欧美投资设厂;通过低税率借以提高公司和企业的投资意愿等等。

同时,亚洲“四小”都注重提高产品质量,更新品种,合理要价,扩大了对外出口。仅1986年上半年,南朝鲜出口增长率高达24%:台湾为19.6%:香港为10%;新加坡为例外,上半,年略有减少,但下半年也增长了6.8%。

此外,亚洲“四小”的基础结构健全:外汇储备充裕;通货膨胀率较低;劳资关系较为良好等,也都是它们得以从衰退走向复苏的基本因素。

为了保持长期稳定的增长,亚洲“四小”最近都制定了新的发展规划,例如台湾成立了“长期经济展望委员会”,南朝鲜制定了《迈向公元2000年的国家发展规划》,新加坡开始推行“经济重组计划”等等。有理由认为,今后若干年,亚洲“四小”经济复苏的势头将会延长,经济前景仍然看好。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