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7年10月20日
第3版
03

那是两年前的事

景仁

17岁那年,我便当上市广播站的通讯员。刚开始搞报道,劲头儿很高,一日三篇,一古脑儿地寄往广播站。但是录用的稿子寥若晨星,常常使我这个中学毕业生大失所望。“小荷才露尖尖脚”嘛,当我苦闷的时候,工友们常围在我身边说些鼓励话。就这样,我拼命地读呀,写呀,寄呀,谁知正当我要敲开成功之门的时候,却出了麻达。

那是85年的冬天,我采写一篇有关民事纠纷的稿子。送到镇办公室,秘书和副书记看了后,不让发。我真有点气不过,村长打人,难道真的无人敢过问。当通讯员的职责就是要报道事实的真相,替群众说话办事。我没管那一套,当天就把稿子寄往广播站没几天,广播站的张编辑把稿子退到了镇办公室,这下可热闹了,镇长“训话”不说,光检查就写了好几遍,还有人四处传言说我犯了政治错误。一时间搞得我晕头转向,整日沉默寡语,见人抬不起头来。

后来,我去广播站与好友薛恩德闲聊,谈起那篇稿子,说可把我整惨了,那张编辑太不够意思了。他却说:“张编辑编稿时,发现稿子没盖章,便叫我打电话问你,当时你不在,又找来派出所的同志了解情况,结果还是说不清,张编辑辑只好把稿子退了回去。”

至今已过去两个年头了,我现在早是一名老通讯员了。说实在的,当初张编辑退回来的那篇稿子,我是问心有愧的。采访时没做深入调查,偏听一方,造成失实。要不是张编辑退了回来,还不知会捅出啥漏子呢。是那次教训震醒了我,两年多来,我采写了几百篇稿子,再也没出现过差错,真不知该怎样感谢这位曾经弄得我下不来台的张编辑。编辑同志:

为了多干活,我时常不等师傅来就开转机器工作,师傅平时不吭声,可上回开会却当着那么多人批评我是违章操作,是事故的苗头。为这事我跟师傅闹别扭了,我觉得,他太不够意思,成心和我过不去。 任果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