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8年10月13日

陕西工人报第4版 记汝生西安,颇曾苦汝母 “禁”谁 喜游蒲县东岳庙 诗情画意重阳节 长江万县 中国鸽子树 成都杜甫草堂

当前版:第A4版:第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4版
04

记汝生西安,颇曾苦汝母

——访董必武女儿董良翚

王震学

“记汝生西安,颇曾苦汝母。汝母慈惠人,言末费党负”。

这首小诗,是当年我从老一辈革命家董老诗选里读到的。这里的汝,是指其女儿董良翚,但是,“汝”哪年哪月出生在古城西安?及“汝母”如何“颇曾苦”?我是一点也不了解的。真正了解到我想知道的这件事,这还是一个偶然机会。

那是1980年7月的一天,前米西安止园饭店参加中国当代文学学会年会的《中国文学》外文编辑,董老的女儿董良翚同志,彬彬有理地请我给她带路去“八办”。我高兴地答应了。

我们走着,看着,我又想起诗,便借此机会问问“记汝生西安,颇曾苦汝母”的真情?

她说,西安,我这次是第三次来,但真正难忘的还是第一次,‘记汝生西安’。如果没有这第一次,也决不会有这第三次。‘颇曾苦汝母’,这是真的。接着,她便向我又一次介绍了1933年参加红军的老党员,慈母何莲芝在西安坐月子的难忘经过:

“我的生日最好记,那是1941年1月1日,我出生在西安的广慈医院里。1940年底,妈妈正怀着我,住在重庆红岩咀办事处,党组织针对当时形势,有组织地开始撒退,有组织地安排一批干部转移延安,让妈妈利用爸爸是国民党参政员的合法身份,带一批人回延安。这对一位临产的孕妇来讲,担负这样的重担,其间艰苦是可以想象的。但是,妈妈毫无怨言,毅然领着同志们上了路,沿途颠簸,好不容易来到西安,生下了我。

送干部的任务还是要完成的呀,就在生下我的第二天,妈妈拖着虚弱的身体,领着这批千部乘着军用卡车,匆匆向延安进发。

谁知,车到铜川,却被国民党军队扣留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后来经过斗争和交涉,主要是在周总理的强烈干涉下,才放行了。

我妈妈由于产后身体虚弱,匆匆上路,营养又跟不上,到了延安后,浑身浮肿,难以动弹。据后来和妈妈一起上延安的同志们讲,当时妈妈的脸肿得象脸盆,腿肿得脱不下棉裤,脚肿得脱不下鞋。病了很长很长时间,才慢慢地得到了康复。可是妈妈对这一段历史的回顾总是欣慰地说:“我个人受罪是小,而党交给我带领这批干部到延安的任务完成了,我特别高兴。”

听着小董讲述的这段故事,我陷入了久久的沉思,象董老夫人如此“坐月子”的女性,在咱中国确实是罕见的,没有用“特殊材料造成的人”怕是难以如此“坐月子”的。想着,想着,我终于激动不已地说:“谢谢你小董同志,你使我真正读懂、弄通了,‘记汝生西安,颇曾苦汝母’的真实含意”。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