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8年10月13日

陕西工人报第4版 记汝生西安,颇曾苦汝母 “禁”谁 喜游蒲县东岳庙 诗情画意重阳节 长江万县 中国鸽子树 成都杜甫草堂

当前版:第A4版:第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4版
04

喜游蒲县东岳庙

胡文龙

今年夏初,我和小余去山西蒲县,偕县科委主任蔺友廉去东岳庙,当我们驱车行驶在上柏山的途中,松风洗耳,百鸟啼鸣,青山绿水,幽静清雅的环境一下勾起了我的劲头。

行至山巅,我们下了车,一座高低错落、主从有秩的古庙出现我们面前,这就是“东岳天齐仁圣大帝”黄飞虎的行宫。座落在山南半腰的庙前影壁上书“柏山胜境”,由此踏上“长虹登道”,经土地祠、将军祠逐级而上,便是主庙山门。门上为天堂楼,规模虽然不大,但却精巧秀丽,左右钟、鼓二楼对称,一字形排列,三楼横峙,恰成“品”字的布局,门前铁狮对踞,旗杆高丛入云,八字影壁上琉璃龙凤,别致优美,门楣横匾上“岱岭横云”四字,乃乾降五十七年易水谷希贤所书。天堂楼以北,即凌宵殿,殿前楹联一幅:“涧奏琅璬环贝阙,松飞旄盖拥琼宫”。再进中线为彩楼、看亭和献亭。彩楼为庙内慰神戏台。看亭,又称议事亭,为地方官吏士绅观赏演戏之地,后来又为庙会主持者议事场所。亭,是为东岳大帝供献祭品、进行祭祀活动的地方,四周敞朗,顶盖歇山式,献亭内最引人注目的是四角石柱上雕刻的蟠龙,或“龙串富贵”,或“龙串流云”,或“龙跃波涛”,雕工精细,造型秀美,是我国金代石雕艺术中罕见珍品。

东岳行宫大殿位居庙内中央,高大雄威,瑰丽壮观。宫门上有“东岳天齐”匾额一方,笔势遒劲,乃全庙书法之首。殿内木雕暖阁是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所造,阁内塑有东岳大帝黄飞虎的坐像,神态端庄,长须垂胸。殿前廊柱上,刻有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县尹邢叔亭所作《木兰花慢》五首,词音韵铿锵,意象豪爽,词句慷慨激昂,忧国忧民,判时政之得失,书法秀丽,文笔流畅,是珍贵的元代遗墨。

后宫为“昌衍宫”,又名子孙圣母祠,正北面为清虚宫,奉玉皇大帝,最后为地藏十八层地狱。这些遗物保存下来,对于后世人认识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还是不可缺少的资料。

游完蒲县东岳庙,使人明显地感到它与佛教寺院大不相同。从天堂到地狱,神祗名目,应有尽有,亭台殿宇庞杂,主殿宏伟壮观,俨然是一庭道观。它的周围松柏成林,郁郁葱葱,峰峦重叠,景色宜人,置身其间,遐思无限,感慨万千。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