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多彩的剪纸艺术
雒护君
剪纸,俗称窗花,是我国民间的一种古老的造型艺术,每逢新春佳节,婚姻大喜之事时,千家万户的玻璃窗上,都要贴上那一幅幅形态各异,刀法多变,绚丽多姿的剪纸,象征喜庆和吉祥。
剪纸的主要制作工具是以小剪刀或特制的刻刀将色纸剪成或刻成各种形象或图案,也有是先剪刻成形后再染上各种颜色作为装饰品。人们根据剪纸的不同用途又给予各种各样的美名,如用于喜庆礼品的又称之为“喜花”;贴在窗户上的称之为“窗花”;贴在门楣上的称之为“门签”
剪纸这种传统装饰艺术在一九五九年新疆高昌出土的南北朝时期的文物中就有“对猴”“对马”等剪纸作品的发现。到了唐朝时就已有了关于剪纸的文字记载,那时的民间妇女用灵巧的双手使用金银箔和彩帛剪成方胜花鸟,贴在鬓角上或剪上一些象“财神叫门”“龙凤呈祥”“麒麟送子”“聚宝盆”之类的民间传统窗花,以增加节日喜庆的气氛,也有作为礼品装饰或刺绣花样用的。
目前,剪纸艺术的使用非常流行,我国南北各地的剪纸都各具地方浓郁的特色。如北方的剪纸体现了质朴豪放、苍劲浑厚的特色,造型单纯而别具韵味,颇有秦汉石刻的艺术风格;而南方的剪纸以纤细精巧,严谨工整,踢透秀丽而见长。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增加了人们对美化生活环境的欲望,剪纸这门古老的艺术,已开始走出装饰点缀的峡谷,在报刊、邮票、连环画及影视上也都可以看见不少精采的剪纸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