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0年02月10日

陕西工人报第4版 丰富多彩的剪纸艺术 黄河(剪纸) 数元宵与煮手表 走马灯 文化宫 “同志”与“人民” 图片新闻 正月里 林彪与“陕北一枝花”

当前版:第A4版:第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4版
04

走马灯

伍昶

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到处张灯结彩,已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在五彩缤纷,争奇斗妍的花灯中,有一种精妙绝伦的走马灯。这种灯的得名,是因为古时在灯里转动的是几个纸刻的骑马将军之故。

走马灯的发明至少在1500年以前。南朝·梁时宗懔撰《荆楚岁时记》中就有这方面的记载,并明确提到“灯以火运”。到了唐宋时期,元宵灯节更是热闹异常。宋人诗句:“飙轮拥骑驾炎精,飞绕人间不夜城。”显然即是对走马灯的生动描写。

走马灯的奇妙在于“自动化”。《燕京岁时记》中描写得很清楚:“走马灯者,剪纸为轮,以烛嘘之,则车驰马骤,团团不休,烛灭则顿止矣。”纸轮(风车)是走马灯的关键部件。英国科技史家李约瑟博士在其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认为走马灯是中国古代人民的一项重要发明。走马灯是利用自然科学道理,在灯内底轴粘放蜡烛(现代多为装电灯泡),蜡烛或灯泡点亮后,使周围空气变热,热空气膨胀,急速上升,引起灯内空气持续对流,形成热风;这股热风经过灯顶部的纸风车,吹得风车绕轴旋转,带动与风车连接的、画有跑马图形的灯罩,也同时转动起,映现出接连不断、互相追逐的情景,形成“拥骑飞绕”的效果。如今的走马灯,除了表现骑马将军、奔马等内容外,还推出了解放军骑兵、老山英雄等新的形象。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