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0年02月10日

陕西工人报第4版 丰富多彩的剪纸艺术 黄河(剪纸) 数元宵与煮手表 走马灯 文化宫 “同志”与“人民” 图片新闻 正月里 林彪与“陕北一枝花”

当前版:第A4版:第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4版
04

“同志”与“人民”

——观《开国大典》有感

刘旭

《开国大典》上映,影坛震动,其成功之处有目共睹,无须赘述。但其中的一个小片断,却使我很有点想法。

让我们把《开国大典》的片断重放一遍:国庆之夜,华灯齐明,礼花怒放,天安门广场人山人海,群情沸腾,激动的群众不断高呼:“毛主席万岁!”这时,毛泽东也走到话筒前高呼:“人民万岁!”……演到此处,观众一定会说,人民爱戴领袖,领袖不忘人民,鱼水情深,多精彩的一笔啊!

然而,开国大典仪式上,毛泽东主席是否这样喊过呢?据1949年10月6日《大公报》记载:“当他们呼喊‘毛主席万岁!’的时候,主席就从播音器里面高呼‘同志们万岁!’并且时时用亲切的呼声和群众的呼喊相应和。”这是记者杨刚参加完开国大典,于1949年10月2日写给上海读者的一篇通讯,题目是:《毛主席和我们在一起》。

这就形成了两个口号:“人民万岁”与“同志们万岁”。哪一种好呢?我想,在开国大典那个盛大仪式上,毛泽东只所以用“同志们万岁”来回答群众,应该有他深刻的寓意:主席和人民彼此平等,不分高下。“同志”一词的含义,除了表示互相之间志趣、政治理想相同外,它还是“我国公民彼此之间的一般称呼”(《辞海》)。而《开国大典》的编导让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高呼“人民万岁”,无非是想借助艺术手段,使毛主席的形象更高大,更感人,殊不知却无意中在领袖和群众之间划了一条鸿沟:我是主席,你们是人民!这还谈得上志趣相投、不分彼此么?一句口号,改动几个字,虽然也符合“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原则,但却“高”到了不适当的地步——毛泽东那种亲切、随便的风度不见了,留下的只有干巴巴的政治标签。

“神坛叱咤,无情未必真豪杰。请看银幕如何把毛泽东由神回归人……”这是电影广告上的话。可恰恰是“人民万岁”一句口号,在某种程度上,把刚刚走回人间的毛泽东又推上了神坛。这也许是编导所始料不及的。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