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情,总是热的
——记省安装机械厂厂长王成勤关心职工二、三事
本报记者 张西凤
在省安装机械厂,一提起厂长,职工赞不绝口。此种情况这年头可不多见。
这位深得职工好评的厂长叫王成勤,1986年10月出任省安装机械厂厂长。几年来,这个厂的经济效益一年一个台阶,职工收入也连年增加。今年上半年,该厂人均收入比去年同期高出69%。
王成勤,虽身居厂长职位,而他却能和工人心心相印。他出身于工人,最能理解工人,从而最大限度地尊重工人,关心工人。由此,他赢得了职工,企业也得以兴旺。
人是生产力要素中最基本的因素,一个企业倘若留不住人才,那么一切都无从谈起。王厂长深谙此道。
今年年初,社会上“第二职业”的风潮也波及到了省安装机械厂。对于这种现象,王厂长不是简单粗暴地压制,而是考虑着怎样以本企业的优势吸引职工坚守本职。他发现,从事第二职业的职工存在许多精神压力。王厂长认真分析摸到的心理,他想:工人从事第二职业,主要是想获得较高的收入,何不给予职工以优厚的待遇,让职工在社会上获得的好处,在我们厂也能够得到。这样,职工怎能不安心本职工作呢?为此,王厂长及领导班子人员采取措施发展生产,提高职工收入。他们向职工承诺:每天坚持上班6小时以上者,付报酬13—16元,并保证人均收入一年要突破4500元以上。今年上半年,该厂人均实际收入已达3000元以上,看来,王厂长是说到就能做到的。
在王厂长眼里,工人不仅仅是生产力,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尊重职工作为人的需要,为职工办实事,也是王厂长日常工作的一个主要内容。
工人每天上班最感麻烦的要算是午餐问题了。为了节省,大多自己带饭,中午下班再急匆匆去蒸饭,既费时、费事又吃不好。当过工人的王成勤厂长,也尝过这种滋味,他决心改变这一现状。于是,领导们一商量,决定办好职工食堂,并于去年2月开始对职工实行免费午餐,极大地方便了职工,也节约了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职工们激动地逢人就讲:“我们厂午餐免费。”一种主人翁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今年7月,厂里还不惜拿出23000多元组织11名有突出贡献的一线职工乘飞机去深圳、广东等地参观游览,享受这一殊荣的职工高兴地说:“真是让我们大开了眼界,我们一辈子没坐过飞机,这回总算潇洒了一回,还是厂里想得周到。”
今年,他们已先后为职工办了7件实事。
为职工办实事,对于王厂长一班人来说,不仅在面上他们有计划,而平日里遇到某个职工需要厂里的援助或支持时,他们也及时将温暖送进每个职工的心田。
李志明,50多岁,蓝田籍职工。在他工作的高炉前,他动情地对记者说:“今年7月8日,儿子雇用拖拉机在家碾场,不慎引起失火,二三亩麦子毁于一旦,损失达四五千元。厂领导知道后,7月9日即派车派人来到蓝田我家,给我送来了钱,也带来了厂领导的慰问。村里人都很羡慕。厂里不仅仅给我的是经济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给了我很大的精神鼓舞。”
汪成典,该厂维修电工。8月22日在上班途中,发现一位80高龄的老人满身是血躺在太白路旁呻吟。他便和途经此地的另一同志雇用三轮车将老人送到张家村派出所备案。在值班民警的配合下,通过医院的及时治疗,老人转危为安。8月25日,厂里召开会议,决定对汪成典通报表彰,号召大家向汪成典学习,并发给他50元奖金。小小的一件事,受到厂领导如此重视,汪成典自然是感动得不得了。
关心职工,理解职工,尊重职工,认识职工在企业中的作用,并给予工人以优厚的待遇,工人们怎能不爱戴自己的厂长呢?又怎能不一心一意在企业这条光明大道上往前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