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3年10月23日
第3版
03

日本工会在劳资关系中采取的对策

能够说明日本劳资关系特征的是“春季斗争”(以下简称“春斗”)。“春斗”一语已成为世界通用语,它是日本劳资之间每年按惯例开展的运动。

“春斗”是每年春季日本工会为了争取提高工资而采取共同行动的运动,始于1956年,迄今为止每年开展一次,已有近40年的历史。“春斗”为大约1260万会员提高工资和改善劳动条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且“春斗”所形成的增薪行情(春斗行情)也影响到非会员工人的工资的提高和劳动条件的改善。非但如此,还通过修改政府的稻米收购价格和修改关系到医生和医院收入的社会保险之一的疾病保险的治疗费用单价,影响到农民收入的提高和医生及医务人员收人的提高,“春斗”作为日本工资收入的决定机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六十年代后期起,“春斗”行情的牵头代表产业转向钢铁、汽车、造船、电机等支撑着日本经济的出口产业中的大型企业,今天依旧如此。

从五十年代中期到六十年代出现的技术进步以大批量生产技术为核心而展开,出现了低价商品的大量生产和大量供给,迅速扩大了国内市场,由此而出现了巨大的劳动需求。这种劳动需求被战后生育高峰期出生的新的毕业生所充填。从常理上讲,工会对大量采用毕业生不会简单地表示同意。但是日本的工会在采用毕业生的问题上,将人数以及采用后的工作安排等作为集体谈判的对象是很少有的,日本工会站在“反对加大劳动强度”的立场上,采取欢迎大量采用毕业生的姿态。

上述日本工会的行动方式并没有因为六十年代末发生“石油危机”及日元比率不断升值为转机而引起的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进步而改变。

面对日本经济的危机,日本工会所采取的行动是值得一提的。这就是“经济协调论”。日本工会对工资成本的压力导致通货膨胀因而提出较低的工资增加额,同时要求控制解雇工人。

由于日本劳资双方在石油危机中采取了上述行动,通货膨胀在短期内得到控制,失业率停留在2%的水平,经济迅速恢复到良好状态。同时,随着微电子技术迅速普及到整个产业,日本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增强,产业结构迅速得到调整。但是,并没有因此而出现劳资关系的混乱及对抗。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