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3年12月11日
第4版
04

艮幕上的“毛泽东”

文曲直王伦

北京出了个“毛泽东”——戏不多,出场神秘

第一次扮演毛泽东的演员要算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于是之。早在1951年,在歌剧《长征》组歌中,他扮演的毛泽东形象就在舞台亮相。尽管只有几分钟,可给观众的感觉是清新的。当时,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看了此剧后,连声说道:“像、像。”最后还把剧照送给毛主席观看。1979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大型影片《大河奔流》,于是之第一次又在银幕上扮演了毛泽东的形象。他曾受过毛主席的接见,耳闻目睹了主席的音容笑貌,所以第州次扮演毛主席形象,尽管只有一个镜头,但演得成功。他终生难忘那个瞬间。中国的电影历史上他写下了重重的一笔。

昆明出了个“毛泽东”——戏精彩,形神兼备

说起古月,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他是中国银坛上第一位扮演毛泽东的特型演员。1978年,八一电影制片厂集中兵力四处挑选扮演毛泽东的特型演员,在40多个竞争对手中,古月以自己的优势名列前矛。十多年来,他先后在30多部影视中扮演了毛泽东的艺术形象,受到影视界专家们的认可和观众的一致好评。第一次主演《西安事变》中的毛泽东就征服了观众。在影片《四渡赤水》中,他冲破禁区,表演让人拍案叫绝。他的艺术高峰当推长影巨片《开国大典》,古月出神人化地演出了领袖人物叱咤风云的气质和伟大诗人的灵感,曾获90年“百花奖”最佳男主角奖。在八一厂军事巨制《大决战》中,古月的表演更加成熟。从他的一言一行中,人们领略到了毛泽东卓越的军事才能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峨影的《毛泽东的故事》,让古月讲得感人肺腑,一丝笑容、一个动作、一句台词,时时传递着一代天骄的智慧思想,展示着毛泽东丰富的感情世界。因而,他第二次荣戴“百花”。为了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领袖影片热又在神州掀起,古月大受电影艺术家们的青睐,纷纷争抢他主演领袖戏。长影《重庆谈判》未拍完,他又见缝插针回延安,拍摄《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几位导演还焦急地等着,准备让他参加《豫东战役》,抒发《韶山情》,真是马不停蹄,南征北战,好戏连台啊!

西安出了个“毛泽东”——搞军事,个性鲜明

西安话剧院的老演员张克瑶,当年以主演话剧《西安事变》中的毛泽东而名扬北京城。1983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军事巨片《风雨下钟山》,请他在影片中扮演毛泽东,张克瑶没有辜负希望,演得形神并茂,十分感人。1988年他又二进八一厂主演了《巍巍昆仑》中的毛泽东,让观众从新的角度了解了“走麦城”的毛泽东。张克瑶表演的独到之处就是演出了领袖人物的似与不似的形象,他的动作自然,语言讲究,作戏富有创造性,给观众的印象比较深刻。张克瑶还要演,要把作为军事家的毛泽东演得形象丰满,以启迪后人。

空政话剧团出了个“毛泽东’——演老年,风采照人

王仁,是第一位老年毛泽东的扮演者。这位空政话剧团的老艺术家可算沾了毛泽东他老人家的光,实现了“老来红”。演了一辈子戏,没有出彩叫响,谁知退休后应峨影之邀主演了《毛泽东和他的儿子》中老年毛泽东竟一鸣惊人,声誉大增。1980年,王仁就在话剧《九一三事件》中主演了老年毛泽东,气度不凡,形象逼真,独白更是充满激情。每次演出都是声声爆满,掌声不断。就连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看了也赞不绝口:“演活了主席,真像。”今年,这位老艺术家焕发了艺术青春,一边拍摄电视剧《故园行》,一边又主演《毛泽东和斯诺》。他说,在晚年自己别无他求,最大的心愿,就是多演几个老年毛泽东,让后来人多了解伟人的丰功和品德。祝愿王仁心想事成。

上海出了个“毛泽东”——年轻人,出手不凡

在建党70周年时,上海电影制片厂献给观众一部历史巨片《开天辟地》,青年毛泽东的形象第一次走上了银幕。他的扮演者王霙第一次演毛泽东就出手不凡,震动了影坛。成功之后,他又操纵自如,充满激情主演了电视剧《哦,王稼祥》、《巨人握手》中的青年毛泽东,受到广大观众的赞许。最近影片《秋收起义》上映后,专家们一致认为,王霙在表演上又迈进了一步。让骨瘦如柴、蓬头垢面的毛泽东栩栩如生地矗立在了银幕上,形象独特。特别是他那一笑,完美无缺地体现出了毛泽东内心的精神风采。前不久王霙又主演了电视剧《狂飙曲》、《黄色的帽子》,最近还在4集电视剧《毛泽东和斯诺》中出演青年毛泽东。

海南出了个“毛泽东”——井冈山,戏好感人

王震与王霙只是一字之差,不知道内情的人还以为报刊上字排错了。王震在海南影业公司工作,1990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曾在电视剧《向警予》、《湘魂》、电影《孙中山》中扮演了青年毛泽东。进入北影《井冈山》摄制组。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