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哉!陕西的体育
文/金瑞麟
七运会已经结束,观辽、京、沪、粤等省市选手揽金夺银摘铜,可以说出尽了风头。然观陕军,出师未捷。尽管运动员也尽力拼搏,但结果仍是兵败蓉城,饮恨京华。200多名选手,仅夺得一金五银五个半铜牌,排名在全国第27位和26位。成绩之差,水平之低,名次之后,是建国以来历届运动会所罕见的。
回顾以往,陕西的体育有其引以自豪光荣的历史。不少项目,如射击、武术、航模,俱曾技盖群雄,全国闻名,如今却在七运会上纷纷落马,榜上无名。陕西的篮足排“三大球”,过去在全国亦小有名气,男足、女篮、女排,还向有“黑马”之称。如今,“三大球”竟无一进入决赛,而游泳、跳水、体操、举重、击剑、技巧等项,还被“剃了光头”。以往,陕西体育虽落伍于东北、华北、华南,但尚可以“西北老大”自诩,然此次七运会,新疆、甘肃迅速崛起,陕西仅能在青海、西藏之前略占风骚……目睹陕西体育的如此大退坡,已使全省乡党食不甘味,惴惴不安!
客观地说,我省群众性的体育活动与专业体育队伍都在一落千丈。以往,都强调要在“普及与提高”上下功夫。然近几年,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兴起,不少厂矿、学校的体育设施已被废弃了。六七十年代,还是篮球场遍布全省,足球场的数量也还可观。但现在,破败不堪的篮球架随处可见,不少足球场却矗起了高楼大厦,取而代之的群体活动是中老年人所热衷的健美操与气功,可惜全运会上未设这样的竞赛项目。不少中小学校的体育训练也因各种原因名存实亡,致使体育幼苗被扼杀于摇篮之内,专业队伍自然成了无米之炊,又何谈什么“优存劣汰”,滥竽充数尚来不及哩!
看来,要想重振陕西体育雄风,说千道万,还要再回到“抓普及与提高”上来。前者是土壤与基础。没有这样的土壤与基础,便孕育不出有潜力的体育苗子,没有体育苗子又何谈“揽金夺银”出成绩?陕西的体育,是到了“山穷水尽,穷则思变”的关键时候了。
(注:关于陕西运动员的获奖及名次等情况见于1993.9.18陕西工人报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