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3年12月16日
第4版
04

程海印象

辛建斌

程海盘腿打坐在木板床上,听口扁身边发生的有趣的人和事,他就禁不住晃动着方方的大脑袋,哈哈畅笑,笑得屋子春意融融,笑得他鼻涕眼泪,呼吸短促,强壮的身体将床压得乱叫唤。使我一下子想起父老乡亲,一下子回到往昔的民工堆里,我觉得,这位作家,他的血管里流淌的永远是平民的鲜血,他不会拿架子,更不会在生人面前故作高超,他就是他,一个憨厚朴实,十分随和的农民儿子。

程海小时受尽贫穷,赶集时用母亲给他的五分钱,买了一本小画册《小青蛙呱呱呱》,坐在礼泉县城书店门口,读得津津有味……

作文讲评,他的一篇文章受到老师表扬后,受到莫大的鼓励,内心萌生出当作家的梦想……

在乾县师范,他开始写作,并积极给报刊投稿,但全都成了退稿,他苦痛,但却不死心。

一九七一年,在县文化馆,首次看到自己在《陕西日报》发表的处女作,高兴得站在屋外的滂沱大雨里,如痴似醉,任暴雨浇洒……

从此,他情思泉涌,诗作迭出,带给陕西诗坛一束“神奇的电波”。成为《延河》编辑部一九八〇年向社会介绍“陕西中青年诗人”的首席诗人。

后来,他的小说《三颗枸杞豆》《漆彩》发表,在《小说选刊》《新华文摘》转载,并获《小说林》和《延河》文学奖。一九九一年,他出版的中短篇小说集《我的夏娃》又夺得陕西省首届双五文学大奖,给素以冷静著称的陕西文坛造成了一次激动……

程海下床来,靸拉着鞋,大裤衩,小背心,敦实得象田野里的耕夫。他给我取出《热爱命运》的手稿,请我读他刚刚写下的某些章节,我的声音高低快慢,错落有致;他的表情丰富多彩,凝神屏气,其憨态似玩童被精彩的故事吸收住了,霎时又似面对上帝的虔诚教徒。读着读着,我俩都不时地会心地笑了,那是小说中金子般的哲理,美丽的境界或闪光的佳句,情不自禁地再读下去,让身心美美地受活一次…

抽烟、喝茶。我问:“什么最重要?”他拍拍胸脯说:“身体最重要!”我又问:“除过身体,什么最重要?”“写作最重要!只要身体不出问题,今生就是想给社会整几部高档次的作品。”他的话,我深信不疑,通过著作,我们已经看到了他对真、善、美执著的追求,看到了他在文学征途上的勃勃雄心,看到了他对于创作苛刻要求的经典意识。

屋子散乱,作家没有藏书。程海属五柳先生之辈,“好读书,不求甚解”;对读书的挑选,他只相信自己的直觉和眼睛,不读死书,只取其一点精华而已,他最喜欢读的只有四、五部书,这些书他读烂了,读烂了又再买新的读。

程海整日价就在渭河岸边那座六层楼的顶楼上读书、创作、绘画、写字、接待来访的朋友。与程海对话,常觉他妙语连珠、警句不绝,这来自他对于平凡生活深沉的思考,来自他对于文学制高点哲学的把玩。他生活散淡,不大信服体验生活的训诂,他认为:一个作家主要是体验自己。

我说:中国传统小说是写典型环境、典型人物、典型性格的。程海说:他的小说一直着力在写人的典型情绪,在写形成人内心张力的东西,在写人物内心世界最深处海洋一样鼓荡的激情。我以为:程海的小说属“情感小说”。他的小说不是写出来的,而是从血管里燃烧出来的。

我说:“写作是一件很苦的事情”。程海笑了,“我的写作过程是一个享受过程,这是文学对我的最大报偿,唯有写作才能使我销魂荡魄,在创造作品时我也创造了自己,创造了生命的和谐”。眼角眉梢,又一次显现出他临文不惧的独立精神。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