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不断树立先进典型积极推动“三育人”工作
西北工业大学工会
从1980年起,我们协同学校党政领导采取树典型、学先进的办法,积极推动和不断深化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工作。
1、典型要选准,要过硬。我校教书育人工作是从1980年总结推广赵令诚教授的先进事迹和经验起步的。赵令诚教授是国内著名的飞机结构强度专家,是陕西省和航空工业部劳动模范、陕西省科教系统优秀党员。我们突出宣传的另一个典型周尧和教授是中科院学部委员、国际铸造学会执行主席,是全国劳动模范和中组部表彰的优秀党员。他们的业务水平、治学态度和个人品德在校内是有口皆碑的,加上他们教书育人事迹感人,就增强了宣传的力量和效果。我们树立宣传的其他典型,也都是在政治思想、工作态度和个人品德方面堪为人师而育人事迹又十分突出的人。
2、宣传要有声势、有力度。1982年,召开全校教职工大会,校领导亲授赵令诚一幅著名书法家题写的条幅,上写“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几个字,并宣读了党委作出的《学习赵令诚教授先进事迹的决定》,给赵令诚晋升一级工资。1986年初,通过校第三届教代会作出了《学习周尧和教授为人师表的决定》,发出《深入开展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活动》的倡议。会后,组织了“学习周尧和,努力作贡献”青年演讲团在校内巡回讲演,拍摄了周尧和先进事迹电视片《学者的楷模,学生的良师》,组织全校师生观看。1988年召开的校教书育人、服务育人总结表彰大会、1990年召开的青年教师教书育人动员会和1992年召开的校首届“三育人”工作会议,又先后宣传、表彰了一批先进典型。
3、注意树立各种类型、各个层面的先进典型。宣扬的典型中有老教师,也有中青年教师;有教师、有干部,也有工人,使大家感到典型就在身边。从1985年开始,我们把教书育人活动向后勤服务部门渗透,由工会出面组织优质服务竞赛活动。后勤服务部门以服务育人为宗旨,提出后勤服务部门是“没有教室的课堂”,后勤服务职工是“不上讲台的教师”,大力开展以优质服务为中心的服务育人活动,促进了职工队伍建设,使后勤工作面貌焕然一新,出现了被誉为“女大学生的贴心人”的浴室服务员屈秀梅、“精心治病,热情育人”的好医生芦性宁、“宁愿一身脏,换来全校香”的下水工徐士清等一批先进典型。1989年底,又在校、系党政机关开展了以改进服务态度、提高工作效率为主要内容的竞赛活动,推动管理育人工作。这样,学校各方面的人员、各方面的工作,都直接或间接地为培养人才服务,形成全方位、全员化的综合育人体系。
4、树立宣传典型要常抓不懈,要不断有新的典型出现。1987年初制定的《教书育人、服务育人暂行条例》中规定,“三育人”先进每年评选一次,在教师节表彰,使表彰宣传先进的工作走上制度化。近几年着重宣传了李佐成、陈镐缨、李建平、田艳、陈保兴等一批青年教师典型,促使一大批青年教师成为教书育人的骨干。同时,会同党政制定了一套激励政策,如规定“三育人”工作获得的奖励在晋职、奖励晋级、分配住房、出国进修时,与获得同等级别的教学科研奖同样对待,并认真抓好落实工作,保护“三育人”先进工作者的积极性。 (施建民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