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4年05月31日

陕西工人报第3版 爱,是不能忘记的 神秘“三角地” 一个父亲的功与过 “辞职干个体”风靡中国 舞厅小谈 图片新闻

当前版:第A3版:第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3版
03

“辞职干个体”风靡中国

【热点跟踪】  文/吴显果

这是一个十分真实的故事:几年前,某中学的一位青年教师在红娘的引导下前去相亲。当他发现红娘介绍给他的对象就是街口那家个体服装店的店主时,立时掩饰不住鄙夷的神色撇嘴嘀咕道:“原来是个个体户……”当时,他那居高临下的神气,令姑娘自惭形秽不已。

岁月如流。几年后,轮到这位教师自惭形秽了。那位最终成了他妻子的个体户时不时给伏案备教的他送来几句奚落:“成天写呀算地忙个不停,也就挣百八十元干工资。还不够老娘一天赚的多……不如趁早辞职算了!”

这个故事发生在内地。在鲁、闽、粤、桂、琼等沿海一带。这恐怕是人们不屑于听的故事了。据说,这些地区的个体户们训斥子女最通用的语言已经进化为:“你小子不学好,不争气,长大了只有去当国家干部!”

遍地英雄下夕烟!

1993年的2月至3月间,中国的很多家新闻纸上都曾刊载过这样一则消息:东方歌舞团的著名青年歌唱演员、素有东南亚“歌坛甜妹”之盛誉的李玲玉,日前已办完了辞职手续,正式成为“文化个体户”序列中的新成员。据悉,这位曾影、视、歌三栖的宁馨儿辞去公职后的打算是开办一家经营文化事业的个体公司。

如今,这在文化界中已算不上是什么热点新闻了。远在李玲玉此举之前,文化个体户的阵容中就有了“钻山豹”申军谊、中国霹雳王子陶金、新长征路上的摇滚歌手崔健、影视“大腕”明星高宝宝、盖丽丽、马羚以及辞职专门拍摄制作艺术广告片的电影摄影师钟星座等人。

杨杨,是她那个话剧团里辞职下海的第一人。本来她的戏路很适合演现代城市女性,就象她在《别墅灾星》里演的、或者在《巍巍昆仑》中演的中央社记者。打入个体圈后,她大胆拓展戏路,什么角色都敢接,在《重返腾格里》中她扮演了地道的村妇,在《尘缘梦醒》中又扮演了八十岁的得道高尼。

某大杂志社的编辑林先生,不甘于成天累日地坐在编辑部里为他人作嫁衣裳,辞职作了一自由撰稿人。读者喜欢看什么他就写什么,紧抓钱的“手”。跟着市场走。前些年“八卦”“易经”走俏,他就弄几本先贤古圣的书来现学现卖,推出《周易新解》、《八卦今说》;时下纪实文学流行,他就进行热点透视、新闻评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无不在他的笔下灿漫生花,其文四处发表,稿酬八方邮来。据说,此公早已是个“一本万利”的主儿。

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的经济学硕士生吴宗敏,1990年辞去了令人羡慕的公职,回到家乡四川省仪陇县,和他的胞兄一起开办起个体性质的“仪陇宏达装饰工程公司”,运用先进的经营文化与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在川北装饰、广告行业中纵马逐鹿,独秀一枝。

北京市第一家私营合作制律师事务所——经纬律师事务所的主任王以岭,1988年7月辞去公职,走上了自主管理,自负盈亏的创业之路。开业几年来,因办理了几起震动中国的大案要案而信誉倍增,名噪京华……

很难有人对辞职干个体的事例一一枚举,甚至也没有谁对辞职干个体在人数上做过确切的数字统计。如果说在80年代中后期,辞职干个体的还属“冰冷酒,一点,两点,三点”的话,那么,进入90年代,就已是“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的蔚然大观了。

薄熙成毅然摘下北京市旅游局局长的“乌纱帽”,辞职办起一个新型的集所饭店管理公司:

上海市团委干部许妙廷,辞职开办“天池浴场”;

哈尔滨市政府副秘书长刘平德,辞职兴办“华龙贸易公司”……

辞职干个体,遍地英雄下夕烟!

寻求价值的支点

毕业于云南大学外语系的黄波,辞职开办了一个“儿童外国语研究所”。她先后教过600名3—7岁的儿童,其中学习累计达90个小时的儿童,英语的会话能力超过学过170课时英语的初中生。她说她当初辞职时不单纯是为了挣大钱,而是希望自己能在儿童英语教学领域的研究与实践中全身心地投入,并搞出一点能惊人的成绩来。

因了俗的《渴望》,雅的《编辑部的故事》和众说纷坛的《爱你没商量》而更加走红中国文坛的个体写家王朔认为,干个体可以摆脱发挥聪明才智的外在束缚,潇潇洒洒地活,自由自在地写。

出身于电影之家的刘新,上中学时就拍过《一盘没有下完的棋》,曾是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的高材生,兜里揣有学院颁发的“金龙奖”奖状。也扔下铁饭碗,成为影视界里的“独立大队”之一。他说:“不错,有个铁饭碗就有旱涝保收的工资。一年不演出也没人少你一个子儿。一个剧院一年演不了几出戏,我还怕呆懒了呢?”,他选中了干个体这一潇洒的活法,已上了五六部戏,在连续剧《三国演义》里一人演两个角色。他认为,“不怕没戏演,更不怕不如人,个体两字逼着你长本事!”

原在某科研单位工作的后来辞职自己开了一家科研开发所的林某说:“辞职干个体等于是背水作战,后无退路,前有机遇,竞争和激励会时时撞击着我,不断地诞生创造的动力,使我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聪明才智,不怕别人嫉妒,眼红。搞出成果后,也能通过市场的渠道获得相应的报酬,而用不着象原来在单位工作时那样,出了成果,得了一笔可怜巴巴的奖金,还得平分,请客,买同事间的安定团结,皆大欢喜……”

个体职业的自由性与灵活性,为灵魂躁动的辞职者们提供到中流击水的博大时空。在市场经济体制和煦可人的经济气候中,他们百舸争流千帆竞发,努力地在这个时代中标定自己最恰当的位置,以表白自我对于社会、对于人生的醒目贡献。

走入“个体”迷途的辞职者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他叫王卫东。兰州大学历史系毕业后供职于四川省南充市档案馆。因嫌档案馆的工作太清闲,且工资收入低,又没有奖金等“隐性收入”,于是动了辞职干自由职业的念头。同事们的规劝、父母的震怒,都未能使他回心转意。等真的破了釜、沉了舟,辞职走进大市场后,才发现自己并没有经商赚钱的头脑。遂远走沿海特区,拟去寻一企业应聘,重新打入固定职业的“围城”,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历史系大学毕业生在那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并不走销行销,他联系了多家企业均无结果。等垂头丧气返回四川时已是身无分文。便在成都市蜀都大厦附近的天桥下摆出自己的身份证明、毕业文凭,写出“募捐求职”的牌子,向社会伸出求救之手。他这副可怜兮兮的模样触发了《中国青年报》社一位记者的新闻敏感,于是这一别致的景观便被定格成像,成了《中国青年报》一版上的一则很有轰动效应的图片新闻

某中学教师古成余,1991年辞去公职后,贷款5000元与妻子一道开办个体性质的“成余酒厂”。他根本不谙酿酒业,也从未打算过运用先进的酿酒工艺去生产产品、参与市场竞争。“发大财”的急功近利思想,使他利令智昏;采用工业酒精与凉白开水勾兑假高梁酒,在市场上大肆坑害消费者。这一恶劣行径受到了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食品卫生防疫检查机关的高额罚款处罚。此公不思悬崖勒马,反而变本加利,私自盗用当地某名牌酒厂的商标,粗制滥造出假冒伪劣“名酒”一万多瓶,通过不正常的流通渠道进入市场后,牟取暴利5万余元。俟东窗事发,其非法所得被悉数没收,“成余酒厂”的大门也被贴上了封条。不独此,声誉受到了严重损害的某名牌酒厂还就古成余擅自盗用该厂酒商标一案依法向当地法院提起公诉。

某工厂女工梁某,正值青春少女的最佳芳龄,又有较好的长相和身姿。她十分向往“进宾馆,吃大菜,坐汽车、用进口货、花外币”的生活,但固定职业那百二十元的工资根本无法满足她的畸形需要。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在卡拉OK厅结识了当地一位做生意的“大款”。在这位出手大方不凡的“大款”面前,她那少女的羞涩与自尊的防线倾刻土崩瓦解,并以每月1200元的身价把自己“包租”给已有家室的“大款”作“生意夫人”。双方签订好“合同”后,她便给厂方扔去一份辞职申请,随那位“大款”天南海北地吃“青春饭”去了。但不到两月的时间,玩腻了她的“大款”便把她扔在广州某宾馆独自溜了。她后无退路,干脆破罐破摔,沦为职业妓女。每次卖淫少则标价300,多则1050元……

同样的道路,可以踩出不同的足迹;同样的歌谣,可以唱出不同的韵味。不管辞职干个体这一就业选择的行为结局怎样书写,我们都应该看到,在这个大市场、大商业、大流通的市场经济格局中,辞职干个体者阵容的出现和日益壮大。既给中国的1100万待业大军提供了可宝贵的生存借鉴,又在客观上为庞大的“吃皇粮”固定职业队伍精兵简政、分流富余人员、减轻财政负担等问题吹送去一股清丽的和风。尤为重要的是,人们主动打破手中的铁饭碗,把自己引入竞争机制,促使自我创造力和才智高度发挥的行为趋向,在很大程度上展示了国人择业观念的喜人变化。

“辞职干个体”,风靡中国的择业新概念!

个体户的爱既有甜蜜,更有艰辛。有道是,有几分艰辛,就有几分甜蜜。

周贤宝摄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