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4年05月31日

陕西工人报第3版 爱,是不能忘记的 神秘“三角地” 一个父亲的功与过 “辞职干个体”风靡中国 舞厅小谈 图片新闻

当前版:第A3版:第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3版
03

舞厅小谈

文/沈洪

九十年代出现的“跳舞热”有增无减,作为娱乐和社会交往的舞厅,它如一只万花筒,将形形色色的众生之态表现出来。

各怀心意的“舞迷”

舞厅里的常客,人们习惯地称他们为“舞迷”。他们基本上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一种是以健身为目的的。这类“舞迷”主要是中老年人(多数是已退休的老职工),他们大多数都不喜欢打麻将,而跳舞的瘾比麻将瘾君子丝毫不示弱。某厂有对退休老夫妻,就象买汽车月票样定了舞厅里的跳舞月票。在舞厅里,不分春夏秋冬,也不管刮风下雪,音乐响起便有他俩轻松的轻快的舞步。看到他们那轻快的舞步,人们不得不承认跳舞是一种集健身与娱乐为一体的活动。第二种舞迷为一些失意者。他(她)们或因家庭的不和谐,或因事业的不顺,到舞厅里来消磨时光洗去烦忧。家庭不和者或是离婚、丧偶者,及一方是牌迷另一方则作舞迷等多种情况。某女士与丈夫相爱十余年后结婚,可谓感情深厚,但自从丈夫染上麻将瘾后,她反复相劝甚至以死相威胁,仍没能使瘾君子回心转意。出于无奈,她成了舞步超群的舞迷。第三种舞迷是一些“舞棍”。这些人一般很年轻,他(她)们走进舞厅主要是为了找异性开心。这种人邀舞伴跳舞,常常采用强制手段。笔者在舞厅常见一些小伙子,走到姑娘身边,不管你答应不答应就用手插入你腰间如同绑架将你拉入舞池。由于这种手段欠文明,因而打斗也就难免。在某舞厅。一男青年强邀一女孩,女孩头一偏,没理睬,男青年满脸怒色。紧接着另一小伙子又来邀同一女孩,也许这小伙子气质好,举止文雅,姑娘含笑与他进入舞池。正当他俩开心地旋转时,那小伙子脸上冷不防重重挨了一拳。原来是被冷落的男青年在滋事。于是,舞厅成了打斗场。

应予医治的“舞病”

一种称为“挤病”。每当冬季到来舞厅里人数大增,多数舞厅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出现冲突时,更看重后者。于是每当音乐响起。舞厅里犹如下水饺般,跳舞者挤得摩肩擦背,而抬手、迈步、旋转难免出现“侵权”,知书达理者可以笑求谅解,而少数好斗之徒往往大打出手。一次某女子的高跟鞋无意踩了另一个女子的脚,被踩者尖叫一声后,反而扭住对方打了起来,双方男友也紧接着成了“斗士”,一时舞池大乱,音乐、舞步嗄然而止。一种称为“侃病”。跳舞是一种社交,双方起舞时为了彼此了解,增加情趣,互相攀谈应是十分正常之事。但世间任何事物都有个度和艺术性,在舞厅里常见一些男子一边起舞,一边高谈阔论,问了你贵姓,还要问芳龄……不断的“逗号”、“句号”——唾沫竞相飞向舞伴的脸,让对方产生反感:怨舞太长。这种舞者下次再邀“受害”者,只怕别人会备口罩。病之第三种:是那些粗野者的恶作剧。少数人视舞厅这高雅的娱乐场所为寻求刺激地方。他们有意将舞伴(不论是生是熟)的腰搂得紧紧的,或使劲地捏舞伴的手,嘴巴还不断地说一些挑逗性的语言,让你感到难堪。笔者曾听到某女孩诉说:一陌生男子与她跳舞时,让你感到难堪入耳的话,使她舞兴扫尽。更可耻的是在舞曲达到高潮时,对方有意将她搁在舞池中间,撒手而走,令她尴尬至极。

跳舞,是一种高尚的娱乐活动,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相当一部分人已将跳舞视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愿这种活动能更加健康地得到发展。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