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4年06月16日

陕西工人报第4版 永远的歌(散文) 香飘万里(国画) 车过秦岭 “我不会说” 该死的发票(小说) 图片新闻 报痴(散文) 剪出一片爱 锅炉工 牧童(版画) 旬邑婚仪中的口彩 今夜专递

当前版:第A4版:第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4版
04

“我不会说”

冯日乾

问一位上幼儿园的小朋友:“会说普通话吗?”

“会!”回答是脆生生的。

“说一句让大家听听好吗?”

“普、通、话!”神态是很认真的。

一孩子弄错了,以为会发“普通话”三个字的音就是会讲普通话。

人们平常所谓某人会说话,并不是指他能把话说通顺讲明白,而是说他善于随机应变察颜观色见啥人说啥话到啥时候说啥话,硬时如铁毒时如蛇快时如刀柔似春风甜似蜂蜜圆似滚珠。而不会说话,实是不善巧说不懂婉曲不知避忌,很多时候也就是不会说官话套话假话模棱话违心话奉承话以及说了等于没说的废话。

做长辈的常为小辈开脱:“孩子家不会说话。”

问11岁的体操小将奎园园第一次参加全运会怕不怕,“园园眨眨大眼,仰着头说:‘我不怕比赛,只怕教练。’”

一前一句答得好,英雄气概,后一句多余,易惹教练生气,会说话的大人不大会这么冲口而出。

问15岁的高低杠奥运冠军陆莉在比赛中是怎么想的,有何感受,小陆瞪着大眼睛望着记者:“我觉得……我觉得……哎呀呀!我不会说!”

一她“不会说”什么呢?可能是“我觉得妈妈在看着我,祖国人民在看着我,我发誓要……”诸如此类吧?她本来也是想说的,但听过而没有练过,一下子说不来,所以“哎呀呀,”觉得怪不好意思的。

其实大人也有不会说话的。据说蔡国庆在接爱“东方时空”主持人采访时说:“我干吗要去做别人希望做的那种男人!”多亏有旁观者提醒他那样答不好,应当怎样怎样答才对,蔡国庆于是重新回答了一遍。

可见,“会说话”有时是指:不管心里怎样怎样想,而按“应当怎样怎样”说。“不会说话”则相反。

孩子是天真可爱的。他会憨态可掬地念出“普通话”三个字以证明自己会讲普通话,虽然他错了。孩子是纯真无邪的。奎园园说自己怕教练虽有点“答非所问”,但童言无忌说的却是真心话,比起有些大人面对记者的提问净背社论上的话而对所在地区的实际问题避而不谈可爱多了。小陆莉之可爱在于她直言不讳承认自己“不会说”,请注意是“不会说”,不是“不想说”也不是“没啥说”。“不会说”三字等于向大家公开了:在她心里,记者叔叔希望的是按“应当怎样怎样”地说。

安徒生笔下那个敢于直言皇帝什么衣服也没穿的孩子则纯真得不仅可爱而且可敬,是他首先喊出了皇帝不愿承认、众大臣不敢正视、所有大人都讳言的真实。

然而,在孩子为可爱,在大人就另当别论了。古贤说:“不观气色而言,谓之瞽。”“瞽”是什么?是瞎子。汉末陈韪说了句“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小孩子(当然是天才孩子)孔融也脸上挂不住,当即予以回击。尽管陈韪说的是实话。所以自古“直言取祸”,“直道固穷”,所以蔡国庆就改口,所以杂文家就既可爱又可恨——他有孩子般的天真无忌,但他又不是孩子。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