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专递
(小说) 朱龙蛟
金枝跟丈夫老华闹翻了,火气真不小,嚷嚷着非要老华给她个说法,不然就离婚。
昨夜祸从天降,好端端看电视竟看出个不小的麻达。
电视里正播放天气预报。当地天气一报完,金枝就急忙换了频道,她喜欢歌舞,每天的《今夜专递》是必看的。
《今夜专递》象新闻联播一样准时,电视屏幕上如期出现了一男一女两张熟悉可亲的面孔。男的说,歌是祝福;女的说,情是永远。这两句连亮亮都背得滚瓜烂熟。
金枝想:“今天会点个什么歌儿呢?”近些日子,她的确有点讨厌香港的“四大天王”了。
“今天的《今夜专递》节目,是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女士,为家住本市刘家牌楼13号的华文强先生点的一首《我永远珍藏着那份爱》,她希望用这首歌献给华先生的36岁生日,并愿和他一起重温过去的美好时光……”
老华腾地一下感觉身上象通了电流。歌儿竟是给自己点的!这真让他有点始料未及。对哇!今天不正是自己的36岁生日么?这两天他忙于和外商签订合同,竟将自己的生日忘得一干二净。今年是老华的本命年。
歌儿还真不赖,唱歌的是一位很靓很靓的女孩,很性感,有点搔首弄姿。老华正襟危坐,脸颊泛出一片潮红。
究竟是谁为自己点的歌儿呢?
“啪——”!一双筷子愤怒地在桌面蹦跳着跌下桌去。老华回头一看,敢情桌前的金枝已是柳眉倒竖,杏眼圆睁了。
“好你个华文强呀!你活得不赖嘛!还有人给你点歌儿,还有人替你珍藏着一份爱呢!真该恭喜你,艳福不浅哟……”
大煞风景。
老华刚才还在想是不是金枝给自己点的歌儿,一见此状,心里顿时烦躁瞀乱起来。社会学家说他的这个年龄是最危险的一个年龄段儿,很有道理。他们经常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儿闹得不可开交。
老华一脸厌恶:“你咋呼个啥?得是又想没事找事?谁给我点的歌儿,我现在还搞它不清呢!你先甭言传,待我听完了再说。”
“听你娘的狗臭屁!”金枝勃然大怒,咻咻地喘着气活象一只愤怒的雌虎。她上前一步,一把拽掉电视机电源。“看你一天人五人六的,没想到你心里还花花着咧!才当了个芝麻官,就想学陈世美。今天咱就看看,你不给我说个子丑寅卯,我跟你狗日地就没完!”金枝是天生的刀子嘴,高喉咙大嗓子,得理不让人。
老华暗暗叫苦。
老华以前是某中学的语文老师。朋友引荐他进了一家三资企业,才干了半年就荣升经理助理,属于春风得意的一类人。
老华长得帅气,人又有才气,少不了博得一些女士的青睐。然而老华是个重操守的人,大学时他主修中国古典文学,孔孟之道程朱理学入骨入髓,他的血管里流的是绝对传统的血液。在和异性的交往中,他一向严守“非礼四勿”的古训,很有些正人君子的风度。
今年“五一”,老华收到一纸请柬。原来是中学时代的几位好事同窗,怀念旧时之谊自发搞起了同学会。老华看重友情,他能有今天,全仗朋友的帮衬。东西是新的好,朋友是旧的好。如今的社会,似乎也只有旧时相识之间没有铜臭惟存甘饴了。同学聚会那天,老华特意理了发刮了胡子,西装笔挺,对镜一照竟有高祖刘邦衣锦还乡的亢奋感觉。那天,他喝了许多酒,敬酒罚酒来者不拒,还发出去一大摞自己的名片。老同学都说他混得好,无不向他投来羡慕的目光。当年的一位女同学,那个总爱用眼神儿和胳膊肘向他发出示意和进攻的白玫,更是对他殷勤非常。缠着他问这问那,连他孩子叫啥名字爱人在哪儿工作以及家庭电话号码都问了去。老华在公司挺牛,在老同学面前却不能摆谱儿。于是有问有道,一副温良恭俭让的姿态。白玫触景生情,一双大眼忽闪忽闪顾盼生语,让老华觉得里面大有内容。末了,筵宴欢散老华象李白一样跨下楼梯,发现身子有点飘忽,立刻便有一个温软的身子嵌到他怀里,一股浓郁的法国香水味直钻肺腑,撩得他心荡神迷。老华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由白玫拥着扶着,以一种空灵的脚步滑下楼梯,他隐隐地记得自己好象出于感激,伸手抚摸了一下那个尤物的头发。
难道点歌儿的人就是白玫?
老华想起来了。
上午恰是与外商谈判进入实质性阶段的关键时候,一个纷扰的电话打到了硝烟密布的会议室。老华操起电话,另一端竟是白玫言不及义的一阵哼哈……老华哪有心思扯淡,直奔主题询问何事,不想对方又是一串期期艾艾;老外直朝老华翻眼,老华说,没事改日再谈。就把电话诖了。
一定是白玫。同桌三载,他多少也知道些她的个性。这种罗曼谛克的事,只有白玫干得出。老华觉得蛮有意思,都往四十岁奔的人啦,不是象少女一样满腔纯情,于是心里涌出一种异样的滋味,象酸奶似的,亦酸亦甜……
里屋。金枝开始摔东西。老华想,今晚上看来是鏖战无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