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4年06月16日

陕西工人报第4版 永远的歌(散文) 香飘万里(国画) 车过秦岭 “我不会说” 该死的发票(小说) 图片新闻 报痴(散文) 剪出一片爱 锅炉工 牧童(版画) 旬邑婚仪中的口彩 今夜专递

当前版:第A4版:第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4版
04

报痴(散文)

不平

他是报痴。

何为报痴,读报成瘾之谓也。读报读出瘾来,看来是“痴”之不假。痴有何据,据者有四:

一是恒。饭后半小时(尤是晚饭后),学校传达室的长条凳上,总有一个四十来岁、留着平头的中年教师,正旁若无人的读报。不用问,这人准是报痴!他读报的时间,历来是雷打不散——星期日回家,按说“一头沉”家庭的家务之忙,饭后“过瘾”的时间被劳作所替代。然而到了晚上临睡前,他定要报半个小时,那怕是过了时的、读过多遍的旧报,他也读得津津有味。

二是杂。报痴读报,向来是杂取种种,样样浏览。大报小报,党报民报,文学类、新闻类、科技类……一个也不放过。学校和师生们订阅的百十来种报纸,几乎他都要用那锐利的目光“扫瞄”一遍,遇到自以为精华的地方,则会“瞄”上老大一会,像饿鬼扑在面包上一样的贪婪。加上,门房的候老师,是个心肠特好的善老头儿,总要给他指点“迷津”,做他阅读的“向导”(候老头儿对他的“口味”,也已掌握了八九不离十,推荐的文章大多对他的脾气)。杂中取乐,他乐也融融。

三是取。报痴并不像那些“看书看皮,读报读题”的人,他把那百十来种报纸极快地“扫瞄”一番,然后目光就集中在“精华”文上。除了偃仰吟读、细细咀嚼之外,还抄写成“癖”——向人讨要,抄之而成。文若过长,抄之有些不迭,则以借为名,借而不还——对这事同事们并不怎么责怪,甚而有些乐意,逢人好一番夸口:“咱订的报纸,‘痴’先生很看上哩!”报痴借之,要么不辍笔录,要么剪剪贴贴,把那好端端的一张报纸,弄得“千窗百孔”!几年下来,倒也有了几个集子:《教育教学剪辑》《文学艺术剪辑》《名言警句剪辑》……闲暇翻翻,倒也其乐无穷——“清苦”的生活滋味都在这“随便翻翻”之中变得甜蜜起来……

四是用。他读报剪贴,从来不到处炫耀、卖弄,不图门面。那些五花八门的剪贴本,从不轻易予人(若有人执意要看,他总要“约法三章”:借而有还,再借不难,绝对守约。别人亦知他的脾气,倒也守信)。久而久之,他的语文课讲得令学生啧啧:信息量大而新颖,知识渊博而鲜活,人虽到了不惑,知识竟无“老化”之嫌,讲课幽默、风趣,课堂气氛格外活跃。考试成绩,每每令学校、家庭、师生及方方面面感到满意。此外,他也涂鸦,每学期爬几回格子,倒也有几篇“豆腐干”问世,博得同行及学生刮目。尤对学生鼓动极大,纷纷“下海”捉笔。他借机成立了个什么文学社,一下子发展了百来十个社员。两年多来,他把社员们的得意之作,经过不厌其烦的多次批改,指点迷津,尽心点拨,改好后投寄出去,就有二十多篇(首)变成铅字。学生欣欣然,他亦“然欣欣”,比自个的文章发表要兴奋得多。如此往复,师生互为促进,在校园有了气候,在全国也小有影响(“文学社名录”多次上过中学生报刊,省内外也有十多位外校学生要求入社)。报痴不可小觑!

读者可能要问:报痴何人?不瞒诸位,笔者是也!见笑见笑。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