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扭亏有术的张宗乾
长安县印刷厂有史以来就没有风光过,到1992年便烂的提不起来:累亏122万元,工厂停产,职工“放羊”,领导班子一连换了三茬,均回天乏术。万般无奈,县工业局刊登广告,面向全社会招贤,虽然摊子烂,竟然也有10多个人展开竞争。这些人一方面明里应聘竞争厂长,另一方面又暗里都在争夺一个人。这人叫张宗乾,属印刷行里的拔尖专业人材,也是长安县印刷厂副厂长。这些人找到张宗乾都是这句话: “我要承包你们厂,助我一臂之力吧。”张宗乾摇摇头,他不想竞争厂长,但也不想再给别人当助手,只想干点一般性的技术工作。但工人们不答应,集体找到张宗乾,动员他出来竞争厂长,张宗乾仍然摇头,工人们急了,说:“1989年的教训你忘了,你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大家去要饭吧!”张宗乾心里猛地一咯噔,1989年的惨状如在眼前。为了滞亏,那时也面向社会承包,结果,一个社会“能人”中标,一年下来,厂子不仅没得救,反而又增亏20万元,被弄得一塌糊涂。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张宗乾挺身而起,毅然参与竞争,一举成功。
张宗乾对企业太了解了,他始终认为企业不能回生的原因不在中层也不在职工,关键在于第一把手的经营思想。他认为长安县印刷厂扭亏是很容易的,而且是充满前途的。他给县工业局立下军令状,其一保证企业固定资产增值不低于零,其二保证在一个月里扭亏,其三保证扭亏后前两年完成利润指标各2万元,后两年各4万元。
上任后,张宗乾立马宣布三件事:第一,中层一个不动,工人原岗原位;第二,厂里的老账新账我认我还;第三,工厂欠工人的两月工资三个月内全部补发。这一席话,给干部工人都定了心。 活是干不完的,因为张宗乾在社会上有个牢固的业务网,这是9年主管业务副厂长惨淡经营的结果。张宗乾把主要精力放在企业内部管理上:工效低,他变单班为双班,使企业生产能力增加一倍;技术力量不够,他采取两师带一徒的办法,增加技工数量,提高技工水平;消耗大,成本高,他实行定额消耗法,超耗不补,节约归己。 几番调整,企业发生根本性变化,张宗乾上任的当月扭亏,至年底盈利5.7万,今年上半年又完成了全年利税任务,职工工作条件改善,生活有了保障,工资不仅能按时发,而且比以前增加一倍多。 (翟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