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为政之本在于任贤
杨如惠
古人云:“为政之本在于任贤”。“用善人则国治,用恶人则国乱”。毛主席、周总理、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也都作出过有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论述。人才是人类财富中最宝贵、最有意义的财富。尤其是在当今改革的年代里,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是极为重要的。人才观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要有爱才之心。一个领导者要想出色地完成党和人民交付的重任,身边没有几个有胆识、有才华的干将,没有一批各类专业人才,是不行的。《荀子大略》篇中说道:“凡治国者,必敬其国宝,爱其国器,任其国任,除其国妖,此用人之道也。”张闻天同志在《论待人接物问题》一文中说:“事实上,那些善于恭维自己,奉承自己,拍自己马屁的人,正是那些最容易把事情弄坏的人。”恰似古人所云:“大奸似忠,大诈似信。”“亡国之主似智,亡国之臣似忠”。现代领导者若不汲取这种教训,只能使许多有识之士和有为之士报国无门,导致人才外流。
第二,要有识才之眼。人才何以求之,首先是人才难得,其次是人才难识。人们常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就是说,我们有不少领导不重视选用人才。我们国家过去相当一段时间在考察人才、启用人才上具有“左”的色彩,采取简单化、片面性、形而上学的思想和方法,其结果是党和国家的事业蒙受损失。
第三,要有用人之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人才不能求全责备。一个高明的领导者的用人之道,不只在于洞察人的短处,而在于发挥人的长处。唐太宗李世民的用人之道很值得借鉴。他执政23年,发现并任用了一大批人才,使当时的社会出现了鼎盛的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第四,要有容才之度。用人不易,容才更难。有的领导者身边虽有人才,但私心太重,不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最后不是以权排挤,就是用势压制,或以调整为名调走了事。须知人才虽有所长,必有所短。往往优点越突出,缺点也越明显。所以一个领导者,气度要大,要有容人之量。
第五,要有护才之胆。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情况:一个人经过自身的努力做出了显著的成绩,非但不被重视,反而被孤立,受冷漠,遭诽谤。这时很需要领导者力排众议,为人才说话,显示出保护人才的魄力。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人才会犯错误的。这就要领导者首先承担责任,不搞落井下石,更不能把人才当作自己工作失误的替罪羊,而要大胆地支持人才,精心培植人才,使人才有用武之地。
第六,要有举才之德。下属的才能超过领导的事是常有的。优秀的领导者应有举荐人才的美德。不能武大郎开店,妒贤识能,压制人才。不少单位的领导生怕下属的才能超过自己。可以断定,这种人领导的单位,是绝不会有生气、有前途的。
(作者系西安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