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多听“谔谔”之言
林阿云
史载:北魏太武帝一次外出打猎,令侍从官古弼为他挑选几匹膘肥体壮的好马。古弼竟然不买皇帝老子的帐,故意给他挑几匹瘦小劣马。太武帝大怒:“大胆奴才,竟挑些瘦小劣马,居心何在?”喝令左右把古弼绑下斩首。面对怒发冲冠的太武帝和一拥而上的刀斧手,古弼没有丝毫畏惧,他镇定自若地对太武帝说:“臣子侍奉君王,使你玩得不快乐,这是小罪过;如果不为国家的安危着想,这个罪过就大矣!眼下,南北敌人正在伺机犯我边疆,我选留肥壮好马以备战之用。倘若这样能对国家和人民有利,我何惜这一躯乎?”古弼爱国为民之赤心使太武帝深为感动,并虚心纳谏。
读罢这则故事甚为古弼爱国为民、敢于直谏的“谔谔”之言和太武帝不凭着自己君王的地位而固执己见,知错即改的行为所感叹不已。相比之下,时下我们有些“公仆”的思想风貌却远不及古人。君不见,有的人专以陪伴上司尽情玩乐为荣,更有一些当官者,心胸狭窄,喜听恭维话,大加赞誉可以,小有否定不成;谈看法弯弯绕绕可以,直言不讳不成;有问题泛指大家可以,指名道姓不成;提意见背后说说可以,公开讲出不成;对上头提提建议可以,指出缺点不成;说好话言过其实可以,讲不是有丝毫出入不成;一味把谄媚逢迎的甜言蜜语当作轻音乐来享受,遇有斗胆进谏者,必叫你处处为难……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古人云:“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所谓“诺诺”,即是无原则地恭维附和;“谔谔”则是直言争辩。“谔谔”之言,听起来可能逆耳,但他有如“药石”,使人警醒。作为下级能言之“谔谔”,没有一点主人翁的意识和胆识是很不容易做到的。而作为上级领导,应多一分民主意识,少一点主观武断、 官僚架子,广开言路,广纳“谔谔”之言。我们应从古弼选劣马的故事中得到启示,在今天廉政建设中,应珍惜“谔谔”之言,更需要“谔谔”之言。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