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拥有资产百万 党员本色不变
记武功县城乡建筑安装工程总公司经理张俊海
陕西省武功县城乡建筑安装工程总公司总经理张俊海,面对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共产党员的本色不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无私为“希望工程”捐款,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热情赞扬。
张俊海是武功县河道乡后张村人,他曾在生产队当过会计,办过工厂。1986年,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他由3万元起家,办起了建筑队,由于广揽人才,经营有方,他的建筑队象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并在西安扎下了根。他的公司现在已有五个建筑队,员工由80多人发展到1250多人,固定资产300多万元,近10年来向国家缴纳税款100多万元,仅去年高达30万元。他领导建筑的11个工程获得西安市优良工程,有4个获得省级优良工程称号。张俊海从此成了远近闻名的百万富翁。有了钱,他并不随意挥霍,仍然保持着艰苦朴素的风格,他在西安建起了一栋又一栋的高楼大厦,自己和爱人、孩子一直挤在借用电子部20所五楼的陋室里,有好多人劝他在西安为自己建栋楼,他却执意说:“企业要发展,个人的私事还顾不上考虑。”他为工程的事经常东颠西跑,困了就在车上打个盹,饿了吃碗面条。1990年,老人不幸去世,他丧事从简,很快又返回工地。他对子女要求特别严格,不让他们随便乱花钱,孩子们也很懂事,都把心思用在学习上,老大从中国北方曲艺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在陕西广播电台工作,老二在西安医科大学就读,老三在高中上学也很用功。
张俊海对自己和家雇“抠”得特别紧,对社会公益事业却十分热心,毫不吝啬。1992年,乡上要修一条公路,他得知后,立即送去了5000元。乡上要建商业一条街,他又投资了10多万元。村上更换电路低压线,老张又掏出了2000元。村上有10多个困难户,他每年要无偿资助3000多元。乡上敬老院,他是常客,不是送钱,就是带去礼品。村民吴呆呆家境贫困,母亲双目失明,本人挖土时,不幸压断了右腿,跑了多家医院,耗费了四、五千元还治不好,就他心灰意冷,打算截肢时,张俊海得知后,亲自将吴呆呆接来,为其办了住院手续,并给他1000元。在张俊海亲切关怀下,吴呆呆很快病愈出院,接着,张俊海又把吴呆呆安排在自己公司当了电工。老张还把陕南的30多个贫困户孩子吸收当了工人。
张俊海还十分热心教育事业,他为“希望工程”不惜花血本,慷慨解囊。1992年,乡上要建教学楼,他给投资5万元。去年,他联合队友,投资45万元给村上小学建起了1100平方米的三层教学楼,接着又投资10万元建起了乡中学实验楼。前不久,他得知家乡有4名三年级学生由于家境贫困,面临辍学的情况后,立即同爱人梁秀莲回到家乡,给每个孩子一人送一身衣服,—个书包,并提出给每个学生每人每年200元的费用,直至大学毕业。由于张俊海乐于助人,造福乡里,连续5年被中共武功县委评为优秀党员,今年又被咸阳市评为优秀企业家。
(徐秦生宫峰涛)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