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6年01月13日
第3版
03

特色真情温馨

——西安工行北关储蓄所优质服务二三事

康建才/文

西安工行北关储蓄所的职工是一帮平均年龄只有27岁左右的年青人。近年来,他们凭着对金融事业的挚爱和对社会、对储户的满腔热情走出了一条与人有别、富有特色的服务之路,成为远近闻名的“文明窗口”。1990年以来,该所连续五年被市工行评为“十佳储蓄所”。日前西安市人民政府授予该所“文明储蓄所”称号。下面是他们开展优质服务活动的几组镜头。

距火车发车只有两小时

去年11月的一天,46次特快列车缓缓驶离西安车站,而坐在12号车厢的一位乘客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因为他这次之所以能这样顺利成行,多亏银行同志帮了大忙。他正在为自己当时竟连一声谢谢都没说而感到懊悔不已。

他叫吴成,是位从事服装生意的个体户。两个小时前,他接到广州一位生意伙伴的电话,要他务必乘当天的46次列车赶往广州,去做一笔效益可观的生意。但是,吴成此时手头却只有1700美元。情急之下,他来到北关储蓄所,当银行同志得知他的情况后,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对他进行了特殊接待。他们先是帮他把美元存入银行变成存单,然后按审验单位、办理登记、两级审批等步骤,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就为他办妥了抵押贷款手续。由于心急,吴成接过一万元贷款后竟忘了说声谢谢便匆匆赶往火车站。

方便的“汽车银行”

北关所的职工针对不少个体工商户手里持有大量现金和一部分群众因征地补偿或发展乡镇企业而迅速致富等实际,主动与传统的柜面服务告别,把揽储触角伸向城乡结合部的企业村庄。一次,当他们得知征地部门将给北关村的300户居民发放拆迁费后,便将“汽车银行”开到北关村村口,在拆迁费发放点为群众现场收储。在炎炎的烈日下,大家全然不顾。职工张行斌中暑发烧达38.5度,呕吐不止,但他仍坚持不离开现场。他们的辛勤换来了丰硕的成果,在短短的一周时间内,就收储478万元。就这样,冬去春来三个年头,北关所“汽车银行”先后到企业、村落等上门收款37次,收储2871万元受到储户的好评。

残疾青年的“心病”治好了

北郊南康村下肢残疾的个体户孙卫东因做小生意,家中存放了两麻袋积攒多年的分币和毛票。为送存这些硬币和毛票,他常在地上铺张凉席,趴在上面数钱,可数来数去,总也数不清,故常为此事心里犯愁。北关所的同志得知这一情况后,专门组织五名点钞好手上门服务,整整忙了七个小时,终于将一张3100元的存单递到孙卫东手里,同时也搬掉了压在这位残疾青年心头多年的心病。凭着这种优质而又特别的服务,该所仅因收存硬币、兑换残破票而吸收的存款就达1543万元之多。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