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7年04月15日

陕西工人报第3版 创出一种境界 古今时文赏析 相声的由来与演员艺名 沉重的地堡 应让青少年多看优秀国产片 春日踏青兴赋 图片新闻 琴声雨梦 眼睛 红灯照耀的青春岁月 广告

当前版:第A3版:公众视角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公众视角
03

红灯照耀的青春岁月

——访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刘长瑜王和利

岁月的烟尘湮没了许多往事,然而,在中年人记忆的相册里,却珍藏着一幅令人难以忘怀的底片:一位少女高举红灯,为继承父辈的遗志,誓把革命进行到底!李铁梅—一京剧《红灯记》中的女主角,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随着仅有的几部样板戏,走进千家万户,走人那个狂热年代无数人的心中……

20多年过去了。京剧舞台上的艺术形象李铁梅的塑造者刘长瑜女士,是如何开始她的艺术生涯的?她的近况如何?前不久,笔者有幸采访了她。

刘长瑜原籍福州,出生在江苏无锡,她8岁开始学戏,刚满10周岁便离开父母,只身一人来到北京市戏曲学校深造,13岁时便随剧团登台演出。在戏校学习期间,当时京剧界的“四大名旦”经常到学校为学员们讲课,几位艺术大师们的言传身教和炉火纯青的艺术造诣,为刘长瑜最初的人生画布上涂上了一层纯正而又厚重的底色。艺品、人品俱佳的师长们不仅教她学艺,还教她学会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刘长瑜在戏校学的是旦角,毕业后,演了许多台古装剧,并成为中国京剧院青年演员中的佼佼者。1964年,剧院排演现代京剧《自有后来人》(后改名为《红灯记》),李铁梅这一挑大梁的重要角色便很自然地落到了刘长瑜的肩上,那年,她才22岁。接到剧本后,她被李铁梅这一艺术象形所打动,“含着激动的泪水一口气读完剧本,李铁梅的感人形象已在脑海中浮现出来并走进自己的视觉之中。在排戏过程中,我将自己融进这出戏的情节中,忘记了自身的存在,甚至有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李铁梅从父辈手中接过来的那盏红灯,直至今日,仍在熠熠生辉,照亮我脚下探求的人生道路,并将深深地影响着我整个生命历程。”刘长瑜十分动情地述说了当年饰演李铁梅时的感触,至今仍是感慨万端,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

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京剧曾有过辉煌的昨天。梅兰芳先生等一代京剧大师把这门传统艺术推向了前所未有的艺术峰巅,使之成为世界三大表演艺术体系之一。然而,在社会急剧变革的今天,人们发现,京剧的光环日益显得黯淡,有的人武断地定论:京剧天堂,无须“抢救”。

刘长瑜却根本否定这一观点。

她认为:京居怍为中华民族文化之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价值,它植根于人民大众之中,深受广大群众喜爱,有着永不衰竭的艺术生命力。不仅在国内即便在国际艺术舞台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全人类所共同拥有的宝贵文化遗产。前几年,她曾率领中国京剧院青年剧团去欧美等国访问演出,所到之处,无不受到热烈欢迎。演出时,虽然受语言不通、东西方历史、文化差异的影响,但仍能在观众心中产生强烈的共鸣,昭示着东方文化与京剧艺术的独特魅力。

最令刘长瑜女士难以忘怀的是几年前的祖国宝岛台湾之行。当刘长瑜与袁世海等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来到台北后,一时间被当地各大报刊、电视台等新闻媒介在最显著的位置和黄金收视时间里详细报道。台湾的戏剧界知名人士及众多戏迷们,更是像迎来重大节日那样欣喜异常,奔走相告。在演出剧场,在代表团观光游览的名胜古迹风景区域,甚至在代表团下榻的饭店门前,都聚集着痴迷热情的人群。这一幕幕动人心魄的场面,深深地感染着刘长瑜及全体代表团成员。

刘长瑜今年已经54岁了。她作为著名表演艺术家,一级演员,对京剧艺术的热情丝毫没有减退。如今,她是中国京剧院青年剧团的名誉团长,她丈夫白继云先生是她在北京戏曲学校学戏时的同学,现任青年剧团副团长。他们夫妻志趣相投,为振兴祖国京剧艺术事业贡献出自己大半生的精力与心血。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