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7年05月01日

陕西工人报经济与法 绿色屏障 中国期市:鲜血会走   再开始跑 《刑诉法》修改后律师如何为你辩护 “孤胆英雄”打假后议 人口大国呼唤人口立法 广告 市场经济走向法治需三个转变

当前版:第A3版:经济与法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经济与法
03

绿色屏障

——写在《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实施五周年之际

国内的动植物检疫始于二十年代,比国外迟了整整240多年。当时,中国无力抵御外来病虫害的侵入,以至甘薯黑斑病、棉花枯萎病、蚕豆象等病虫害传人中国。至今,仅棉花枯萎病一年就减产上亿公斤。就是到了八十年代,中国的检疫体制还不够健全,1984年“美国白蛾”随某国机器包装箱传人陕西武功5702厂,一个全国绿化先进单位顷刻间变得“光秃秃”的,全厂到处是乱爬的“毛毛虫”,工人做饭不得不打伞、戴着帽子。全厂经过5年虽消灭了此虫,但已扩散到了10多个县市,13年过去了,每年防治费就得数亿元。“非洲猪瘟”发病死亡率几乎是100%,1978年传人马耳他一个月便波及304个养猪场,该国只有杀了全国所有的猪,3年不能养猪。西非地区的“地中海实蝇”,已蔓延到80多个国家和地区,1981年在美国发生,带来的是3年达150亿美元的损失。去年英国发生的疯牛病曾震惊了欧盟……

面对现实,不能不说是对中国的一个严峻挑战。发展才几十年的中国检疫事业也迫切需要一部适应社会发展的检疫法制体系。1992年10月30日,全国七届人大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这是全国第一部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可以说是中国检疫事业史上动植物检疫、发展对外贸易的一个里程碑。

《检疫法》在1992年4月1日正式实施。5年来,各口岸动植物检疫局认真贯彻、学习。根据当地特点,摸索出许多适合当地特点的检疫管理方法,达到简化手续、减少环节、提高效率的目的。以“把关、服务、促进”为宗旨,坚持报检、检疫、出证一条龙服务,实行新事新办、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一次报检、多次放行的办法,为促进动植物进出境、发展对外贸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5年来,共检疫动植物及其产品700余万批次,检疫来自疫区的运输工具2000余万艘次,集装箱1000余万标准箱,检查国际旅客1.7亿人次。检出有疫情的动植物及其产品2万余批次,查出危险性病、虫、杂草300余种,对外索赔上亿元。中国检疫队伍严格把关,检疫出口的货物无一次退回。相反国外的“非洲猪瘟”、“地中海实蝇”、“鸡新城疫”乃至为欧盟震惊的疯牛病至今也未能踏入国门。

随着检疫工作的发展,我国合理地利用了世界贷款,在全国20多个口岸建立了动植物检疫中心。全国已有检疫工作人员5000余人,部分具有博士、硕士、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并有先进配套的精密检疫设备,在全国形成了布局合理的检疫网络。

特别可喜的是,1994年日本解除了从我国进口荔枝的禁令,美国、新西兰解除了从我国进口牛肉的禁令。我国也解除了对希腊、土耳其香料烟、巴西烤烟和美国华盛顿州苹果的进口禁令。

陕西虽处内陆,但每天飞机、陆运的进出口货物源源不断。1981年12月26日,西安动植物检疫局成立,它担负着祖国中西部陕西口岸的动植物检疫工作。《检疫法》实施5年来,任务量持续增长,业务总量占15年的75%。目前空港国际航班已从过去每周两个发展到日本、香港、澳门等34个。1996年空港旅检1240架次87404人,全年进出境检疫2950批,货值4.7亿元,超过了《检疫法》实施前10年的总和。

丰硕的成果,浸透着检疫人员的艰辛。一次,陕西某鸡场从以色列引进种鸡,当种鸡空运到咸阳机场时,已是晚上10点多钟,因天冷检疫人员当即将鸡转上空调汽车运往远在扶凤的临时隔离场,半路下起了大雨,汽车陷入泥坑无法前进,为了保温,两位同志关严车窗陪鸡过了一夜,到了隔离场,又是数小时的检验、取样,从该种鸡中查出了“鸡新城疫”,为货主挽回了损失,避免了疫病传入国内。陕西还没有薰蒸队,检疫人员也就成了兼职薰蒸队队员。顶烈日、熬寒夜,成了检疫工作人员的常事。童晓辉在对进出境小白鼠检疫时,他热情服务,旅客硬是拿100元钱来感谢,童晓辉无奈,只好交公处理。动检科副科长寇改霞在处理违章进口羊皮事件中,货主几次送礼,都被拒绝,后将礼品拿到办公室退给货主。李永旺、陈颖将摔倒在雪地上的陌生人送入医院,办完手续悄然离去,被陌生人以制服为线索找到单位,一封感谢信贴在了大门口。年近六十的刘兴,去外地检疫途中翻车,他没有进医院,只是揉了揉碰伤处,继而又去执行任务。空港旅检也是个大难点,常常要磨好多嘴皮子。一次有位年过七旬的老太太带了许多禁止入境的动物产品,怎么解释她都不乐意,经过值班同志1个多小时的开导,老太太和她的家人终于理解了,感动地说:“我到过好多地方,还没见过这么好的检疫官。”

就是这朴实的“检疫人”,就是这默默无闻的队伍。这国防又一道“绿色屏障”,老太太那朴实的话语,便可道出他们为祖国的经济建设奏响了凯歌。

(冯书文柳青)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