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大哥大”私下交易麻烦多
移动电话(俗称“大哥大”)以体积小巧、携带方便、流动服务、工作效率高等特点,成为通信领域中的宠儿,也成了一些不法分子非法钻营、牟取暴利的目标。他们采取无证销售、伪劣销售、负债转卖、孖机转变、复制转卖等手段,扰乱通信市场,坑害用户。而“大哥大”用户却为了一点小便宜而上当受骗、自讨麻烦。不法分子的欺骗手段多种多样:
——无证销售。一位到沿海某市出差的公务员廉价买回一台“大哥大”,高高兴兴地到邮电局上户。邮电局一位负责人打开手机后抱歉地说:“手机入网必须有入网批文、入网标志、入网证。‘三证’必须随机而行,没有‘三证’是绝对不能上户的。”于是,这台手机成了一块废铁。
——伪劣销售。伪劣“大哥大”大部分来自走私的水货,沿海一些城市的商店无证经营及地下买卖。这些手机大都价格低、质量差,有的根本无法使用。因为不是正规渠道,无法试机,以廉价买回,到邮局一检查,纯属假冒伪劣产品,两三千元买回一块废铁,后悔莫及。
——负债转卖。有位先生从别人手中廉价购回一台旧“大哥大”,要求移动电话分局给他重新打码改号上户。移动分局的业务员接过手机,看了手机号,再核对相关资料后说:“对不起,这台手机已半年多没交电话费,欠费15000多元,不能打码改号,手机先押在这里,待付清全部欠费再说。”这位先生据理申辩说:“不是我的欠费,我刚从别人手上买来的,还没打一次。”“不管是你还是他,我们只认手机不认人……”。还有一位先生,朋友欠下的债,无法偿还。那位朋友递过手机说:“我实在没钱还你,我把手机抵一万元给你如何?”这位先生应允,一台旧手机抵债一万元成交。他拿回手机后,刚刚使用两天,手机发出信号,因未交费停机。他到移动电话分局询问,回答说:“这台手机已欠费8000多元,必须交清欠费才能开机,如果超过15天还未来付费,就对此机销号”。这位先生气得要找他的朋友“算帐”。
——孖机转卖。孖机是不法分子采取并机、盗码的手段进行的一种犯罪行为。某单位一“大哥大”用户申告到移动电话分局,说他的“大哥大”电话费很高,而他不可能打这么多的长途电话,要求查询话费清单。长途话费清单打出来后,合计3500多元。他一看,有很多电话不是他打的,是不是邮电局搞错了?邮电局是微机计费,怎么能搞错呢?手机拿到技术监测台,通过监测后,技术人员问他:你的手机是初装使用,还是别人转卖给你的?用户回答:“是买人家的旧机子”。真相大白。技术人员告诉他:“你把转买手机给你的人的姓名、单位、地址写清楚,我们给你立案处理。”经过保卫部门和公安部门调查,才知原用户将手机并机后转买给这位用户,将话费的使用全部记在他的头上已达8000多元。用户真后悔不该去买私人旧手机。
一些不法分子总是利用各种可乘之机进行诈骗活动。为此,想购买“大哥大”的人们千万要提高警惕,不要被假相蒙住,搞私下交易,不要到市场上随意购买手机,以免上当受骗,因小失大。如果认为可买,也必须验明“三证”,把手机拿到移动电话分局进行质量检验,对转买的手机必须到邮电局办理过户手续,结清原户主使用的话费,划清界线。还要验明是否有并机、盗码等问题,转买的手机比较复杂,最好不要转买,转买后最佳方法是重新打码改号、重新入户比较妥当。
(王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