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部分国企亏损严重原因何在
今年以来,我省工业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亏损仍然严重。前五个月全省独立核算工业亏损2366户,比上年同期增加71户,亏损企业亏损额23.0亿元,增长1.9%。其中国有企业亏损1133户,增加45户,亏损面达46.9%,比全省高23.6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达20.43亿元,占全省的89.9%。1至5月份,全省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52.17%,全省工业盈亏相抵后净亏损9.4亿元。
造成国有企业经营困难、亏损较大的原因比较复杂,除了计算口径变化、历史包袱过重、资金紧张的原因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政府和企业适应两个根本性转变步履沉重,企业还没有成为市场的主体。如我省的煤炭企业,属上游产品,受条块分割、运力的垄断和限制;企业还远远做不到自主经营。效益好的企业各部门都争着管,亏损企业、发展前景不好的企业都不愿管。一些行业性的主管部门改革不到位,仍然左右着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企业的用人自主权。一方面,使企业的市场化进程受阻;另一方面,也使企业仍然摆脱不了依赖政府的习惯,不愿进入市场。
二是国有企业承担的“改革成本”过多过重。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承担着基础设施和原材料产品、装备工业品的生产和供给任务,在体制转轨和价格改革中承担了不少“让利改革”、“补贴改革”以及产业政策倾斜形成的“改革成本”,税费也比其他经济类型企业高出许多。国有企业还承担了医疗教育等许多应由社会承担的责任。特别是在目前的形势下,还承担着减少失业、稳定社会的政治任务,企业的富余人员难以裁减。
三是国有企业的负债沉重,技改步伐缓慢。长期以来,国有企业的发展主要依靠投资新企业,而不是靠更新改造。我省技改投资一直较少,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较低。特别是“拨改贷”后,企业缺少技术改造的还贷能力,形成一种“不技改等死,搞技改找死”的不正常现象。
四是企业的营销意识淡漠,缺乏一支过硬的营销队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营销越来越重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生产的数量和规模。我省的不少企业,还是重生产、轻营销,没有在市场营销上下工夫和加大投入。营销渠道过窄,营销手段落后,外省普遍采用的一些做法,我们还不敢尝试,致使我省市场不断被外省占领。
五是一些企业领导素质不高。相当一部分企业领导者受计划经济思维定势的影响,资经营管理和决策水平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还有个别企业领导者在拜金主义的影响下,把企业作为捞取私利的场所,即就是在亏损企业也不例外。 (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