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中国苹果之乡的劳动模范
——白水县首次劳模事迹简介之二
白水县西固镇扶蒙村问八才,年已古稀,三年前跨乡承包了300余亩荒沟,从而开始了他的拓荒历程。做了24年村干部的问八才大半辈子都是带领群众搞小流域治理,硬是推出80余亩地还铺设道路700余米,并栽植了优质果树苗。现已栽植苹果树1600余株、花椒2000多株,松树500株,杨树200多株。他还多方筹集资金4万多元,购回潜水泵,发电机等,建成了扬程105米的小高抽,完成了引洛上塬的工程,彻底解决了塬上缺水问题。在他的带动下,村里有四、五户人家也承包了4座荒山,目前已初见成效。他的事迹被广为流传,受到前来考察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和英国专家的高度评价。他带领大伙儿精心培育优质富士、北斗、红星等品种苗木几十万株,扶蒙树也成了果树育苗专业村。
王印忠,白水县自来水公司经理兼党支部书记。十多年来,在他的带领下,公司日供水由原来不足千吨增加到日供水5000多吨;供水面积增加了6平方公里;新建水站6座,净水池4座;高标准办公楼一座;实现产值由过去的十几万元增加到现在的150多万元;固定资产也由建厂初期的20多万元增长到如今的500多万元。近年来,水的供需矛盾愈来愈尖锐,他又大胆地提出了建设日供水能力3000立方米的第二水源工程方案。从钻井到安装管道,他从未离开过工地,既当指挥员,又当施工员,没休过一个星期天,他的这种实干精神感动着大家,使钻井速度前所未有,二水源地三眼机井很快全部出水,大大超过了设计标准。
张发成,白水县林皋乡吴尧村党支部书记,他带领广大群众共同富裕。1986年他带头栽苹果树8亩,现在每年收入都在3万元以上,加之养猪等其它收入年现金收入均在4万元以上,按全家六口人计算,人均7000元。他非常重视公益事业的发展。1991年,他多方筹集资金,投资20万元,修建自来水塔一座,各户通上了自来水,解决了全村的人、畜饮水问题,扩大灌溉面积400亩;1995年他又支持孙家塬一户群众私人建抽水站一处,扩灌面积1000亩。1994年又投资40多万元,修建标准化教学楼一座,从根本上改变了本村的办学条件,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秀人才,促进全乡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寇建喜,现任白水县城郊乡人民政府副乡长兼北山头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几年来,他把拥有162户、682人,过去人均年收入只有几十元的“破烂村”一跃而变为现人均年纯收入2600元的小康村。为帮助群众提高科技意识,他在全乡率先成立了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从县农科所聘请专家、农艺师到田间讲课、播放苹果录像,使群众掌握了多项技术,果农们掌握了苹果专业技术后全村人均纯收入增加210元。为了集体的事业,他不分昼夜地忙碌着,妻子身体不好,老母亲常年有病,需要人照顾,他管不了,家里有5亩果园,每年可以收入2万余元,他顾不上管,结果每年家里的苹果只收了2000余元。
白水县西固煤矿矿长兼书记杨启运,在1985年担任矿长时,矿上内耗严重,人心涣散,轮流看门混日子。在重重困难面前,他不顾爱人卧病不起,带上干粮和自己积攒的960元钱,六上北京,西固矿终于在1987年列入国家基本建设项目。他一方面狠抓内部机制的建立和管理,另一方面坚持勤俭办矿开展工程自营,多种经营,办起了砖厂、维修队、木工组、水泥制品厂等,用小钱办大事,依靠自己的力量,先后完成了井架制作,井筒安装、绞车安装,锅炉、锁口盘、配电室、中央变,运输系统的安装等,仅安装一项节约资金109万元。矿内实行“两个摸拟”管理,有效地控制了成本的增高,挖掘了企业潜力。从1993年到1995年,西固矿生产原煤27.8万吨,上交利税129.7万元,归还基建贷款56万元。
白水县小洼底村党支部书记庞建国,带领群众走出一条靠“粮、烟、瓜”实现温饱,凭苹果致富奔上小康的新路子。到1995年底,实现人均社会总产值9119元,人均纯收入2148元,一跃跨入省级“小康村”之列。
村党支部在村民走上致富路的同时,兴办水利,为700亩果园埋设地下管道1800米,实现了果园全部灌溉化,并为各户安装了自来水。铺设了油化村主干路及巷道长达2公里。发展通讯事业,全村目前已发展近50门电话,平均每4户1门。投资40万元,新修标准化教学楼一座及各种配套设施,使教学质量名列全乡前茅。村上还连续四年为果农订阅报刊杂志10余种65份,供群众学习。村上还建立健全村党支部、村委会议事规则等制度和调解、治保等组织,使全体村民们能安居乐业。
白水县宏达建筑果业有限公司经理董志敏,他办的私营企业,由弱到强,发展成为今天拥有530万元固定资产,累计上交国家利税及各种管理费153万元,为社会公益事业捐款8万多元。
80年代初期,他作为有一技之长的泥瓦工,组织十几人成立了南井头建筑队,凭着一股恒劲和毅力,艰苦创业。先后承担的60多项工程施工中工程合格率达100%,优良率达30%,成为白水县建筑企业之首。在继续抓好建筑业的基础上,又瞄准了苹果经营作为第二战场,建立了白水县第二个地下果库,成立了道北苹果服务部,建立了第一个恒温冷库,成立了白水宏达果业有限公司,1993年修建了白水第一个百万恒温冷库,截止今年公司储量已达350万斤,成为渭北储量保险大户。
张考学,白水县农技中心土肥站站长,1986年因公致残,十年来他身残志不残,辛勤耕耘,为白水县农技推广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1990年以来,他负责完成国家农业部省农业厅等级业务部门十一项科研试验示范项目。其中:承担完成的农业部“平衡配套施肥”“红富士苹果土宜调查及高产优质园土壤土肥研究”项目受到表彰、奖励,美国高科技产品——高美施应用技术研究应邀赴全省各地作技术报告。近年有十三项推广成果获部省、县级奖励,其中撰写的《白水县土壤肥力现状调查与对策》、《苹果果实套袋应用技术与效果研究》获优秀论文奖、《渭北旱塬甘兰型油菜综合高产技术开发》分别获陕西省农业部全国丰收计划二等奖。
白水县邮电局局长郭荣芳从实际出发,多干实事,不尚空谈,一步一个脚印,使白水邮电局的工作插上飞腾的翅膀,一年比一年好。
八年来,他使邮电局先后实现了两次飞跃,首先在1990年,在城区开通了2100门史端乔机电式自动电话,在全省县一级邮电局率先结束了靠“摇把子”打电话的历史,其次于1995年,在县城乡陆续开通了具有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程控电话和光缆数字传输,无论是通讯制式还是技术水平,白水县均进入国家先进县局行列。为了全县通讯事业的发展,他亲自外出跑项目、争资金、订设备、求技术。先后开通无线寻呼和移动通讯,完成了两个农话改制点。
陈林森,西固煤炭调运处总经理,白水县乡镇企业基金会主任。他坚持煤炭调运以信为本,坚决抵制了掺假行为。砂电厂都愿和他打交道,做生意。如今,渭河、秦岭、渭南、户县等多家电厂都和他建立了长久牢固的业务关系。1993年以来上缴利税100多万元,成为西固镇贡献最大的企业。
1995年初,筹建起了陕西省第四家、渭南市第一家的白水县乡镇企业基金会,成立4个月,就融资500多万元,有力支持了白水县乡镇企业的健康发展。陈林森淡泊名利、乐于奉献,多年来,他为建修学校捐过款,为集资修路出过钱,为济贫救困掏过腰包,为希望工程献过爱心,先后捐款累计达15000多元,受到了干部群众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