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艰苦创业精神永远不能丢
韩城市大兴节俭之风
本报讯 享有“渭南小龙”称誉的韩城市,奔着“节约每一个铜板为了前线”的指导思想,坚持富日子穷过,大兴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之风,仅1993年以来就节支逾亿元支持了70多项重点工程建设。
“任何情况下艰苦奋斗的作风都不能丢。困难时期这样,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更应该这样。这不仅仅是个节约问题,更重要的是教育培养我们的干部永葆革命的传统防止蜕化变质的政治问题”。韩城市委书记吴新成不但这么说,并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他上下班坚持步行,从来不要公车接送;下乡检查工作轻车简从,遇到去偏远地方下乡赶不回家时,就和基层同志一道在机关食堂用餐,常常是一碗烩菜两个馒头,吃得津津有味。这些使他在当地群众中赢得了“平民书记”的赞誉。他还要求市级各大家领导办公室带头不装空调,节约的数十万元资金全部投到市上确定的重点工程上。
市委书记以身作则,各级干部上行下效。“厉行节约光荣,奢侈浪费可耻”的良好氛围迅速在全市形成。以狠抓财政节支为重点,几年来韩城市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扎实细致操作性很强的节支措施,切实压缩各种非生产性开支。从1993年的市级机构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起,精简撤并了30多个部门,近千名党政干部走出机关奔赴基层一线,仅人头经费每年节支上百万元。同时堵死现有行政事业机构增编口子,严格控制财政供养人员数量和开支。对会议实行报批制度,控制数量限制规模。每年初把七、八个会议压在一块开,仅此一举节约经费数万元。此外还严格控制公用经费和业务费的增长,城区内各部门单位间的文书往来不允许用信函或通过邮局传递;能用信函、电报、电话联系解决的业务,不允许派人出差;严控接待应酬、材料打印、奖励牌匾等费用开支;严控外出参观考察活动。经检、监察部门还与宣传、新闻单位联手检查,对公款大吃大喝以及参与公款支付的高消费娱乐活动者现场录相曝光,并给予党政纪处理。 (张宏伟)?